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表面形貌和孔径分布可控的骨支架多孔结构建模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1.2.1 组织工程骨支架第14-15页
        1.2.2 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制备第15页
        1.2.3 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建模方法第15-22页
        1.2.4 研究现状小结第22页
    1.3 课题来源第22-23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3-26页
第二章 孔隙单元结构和表面形貌建模第26-45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生物衍生骨的制备、检测与表征第26-31页
        2.2.1 生物衍生骨的制备第26-27页
        2.2.2 生物衍生骨的检测第27-29页
        2.2.3 骨骼的孔隙特征表征第29-31页
    2.3 基于TPMS的造孔单元建模第31-34页
        2.3.1 TPMS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描述第31-32页
        2.3.2 TPMS单元的几何建模第32-34页
    2.4 基于分形几何的TPMS孔单元形貌控制第34-38页
        2.4.1 分形的基本概念第35-36页
        2.4.2 TPMS与W-M几何分形的结合第36-38页
    2.5 造孔单元构型参数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关联与控制第38-44页
        2.5.1 MC算法对TPMS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第39-40页
        2.5.2 φ0对TPMS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第40-41页
        2.5.3 pk对TPMS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第41-42页
        2.5.4 hk/λk对TPMS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第42-43页
        2.5.5 基于结构参数的造孔单元结构控制第43-44页
    2.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基于六面体网格加密和顶点随机移动的骨支架孔径分布控制第45-57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骨支架模型的六面体网格划分第45-48页
        3.2.1 八叉树算法第45-46页
        3.2.2 DC算法第46-47页
        3.2.3 六面体网格的划分及特点第47-48页
    3.3 基于形函数的多孔单元造型变换第48-51页
        3.3.1 等参单元法第48-50页
        3.3.2 形函数控制的造孔单元第50-51页
    3.4 骨支架内孔径分布的控制第51-53页
        3.4.1 基于六面体网格加密的孔径分布控制第51-52页
        3.4.2 基于随机移动顶点的孔径分布控制第52-53页
    3.5 骨支架多孔结构建模及孔径分布控制实例第53-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骨支架孔径分布控制第57-78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孔径分布控制的总体方案第57-58页
    4.3 骨骼模型的六面体网格生成第58-62页
        4.3.1 六面体网格与孔隙关系的建立第58-60页
        4.3.2 骨骼模型内的孔隙数量第60-61页
        4.3.3 骨骼模型内六面体网格的数量第61-62页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孔径分布控制第62-70页
        4.4.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第62-64页
        4.4.2 浮点数编码及初始种群创建第64页
        4.4.3 网格顶点的移动方法第64-67页
        4.4.4 个体适应度函数第67-68页
        4.4.5 遗传操作第68-70页
        4.4.6 算法的终止条件第70页
    4.5 实例验证及讨论第70-77页
        4.5.1 实例验证第70-75页
        4.5.2 讨论第75-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多孔结构建模系统开发与应用初探第78-96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多孔结构建模系统开发第78-88页
        5.2.1 开发工具及平台第78-80页
        5.2.2 系统结构和基本功能第80-83页
        5.2.3 多孔结构孔隙单元设计第83-86页
        5.2.4 六面体网格划分及多孔结构孔径分布控制第86-87页
        5.2.5 多孔结构的输入输出及渲染第87-88页
    5.3 基于可控多孔结构模型的应用初探第88-95页
        5.3.1 多孔结构正向设计模式第88-89页
        5.3.2 基于数字化模型的多孔结构性能数值分析第89-93页
        5.3.3 数字化模型驱动的多孔结构制造第93-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总结与展望第96-98页
    总结第96-97页
    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附件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固化打印变泊松比纳米纤维素支架用于干细胞成软骨诱导研究
下一篇:借鉴,促进与共荣--浅析绘画与摄影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