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概述 | 第14-24页 |
一、保险免责条款的概念及其界定 | 第14-17页 |
(一) 保险免责条款的概念及性质 | 第14-15页 |
(二) 保险免责条款的范围界定 | 第15-16页 |
(三) 保险免责条款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二、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概念及理解 | 第17-18页 |
三、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性质认定 | 第18-19页 |
四、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方式 | 第19-20页 |
(一) 保险代理人直销方式中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 | 第19页 |
(二) 电话销售中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 | 第19-20页 |
(三) 网络销售中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 | 第20页 |
(四) 附带性销售中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 | 第20页 |
五、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 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经济学基础 | 第21页 |
(二) 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法理基础 | 第21-22页 |
(三) 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现实基础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域外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之立法比较 | 第24-29页 |
一、域外各国关于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立法现状 | 第24-27页 |
二、域外各国关于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立法现状之比较评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司法审查现状 | 第29-39页 |
一、现行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司法审查的依据 | 第29-30页 |
(一) 立法层面 | 第29页 |
(二) 司法层面 | 第29-30页 |
(三) 行业层面 | 第30页 |
二、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司法审查的标准 | 第30-34页 |
(一) 形式审查方面 | 第30-31页 |
(二) 内容审查方面 | 第31-33页 |
(三) 证明责任 | 第33-34页 |
三、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司法审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一) 人民法院对被保险人的扶弱心理导致保险人的弱势诉讼地位 | 第34-35页 |
(二) “保险人未尽免责条款明确说明义务”成为人民法院否定免责条款效力的常用理由 | 第35-36页 |
(三) 人民法院对已尽明确说明义务的免责条款合理性审查标准不一 | 第36-37页 |
(四) 人民法院认定符合禁止性规定的免责条款时对保险人的角色定位不 | 第37页 |
(五) 保险公司规避免责条款说明义务带来高诉讼率和高败诉率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司法规制 | 第39-46页 |
一、理念层面:确立司法公平与被保险人利益兼顾的裁判理念 | 第39-40页 |
(一) 强化法官居中裁判地位与被保险人利益兼顾裁判理念的必要性 | 第39页 |
(二) 强化法官居中裁判地位与被保险人利益兼顾裁判理念的现实要求 | 第39-40页 |
二、技术层面:依托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准确认定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 | 第40-43页 |
(一) 关于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对象、方式及判断标准的认定 | 第40-41页 |
(二) 关于保险人对禁止性规定免责条款的说明义务 | 第41-42页 |
(三) 关于保险从业人员投保时保险人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履行 | 第42页 |
(四) 关于网络保险、电话保险中保险人履行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判断 | 第42-43页 |
(五) 关于投保人多次投保时保险人免责条款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 | 第43页 |
三、制度层面:完善保险人履行免责条款说明义务的替代性制度 | 第43-46页 |
(一) 建立保险人合规制度 | 第43-44页 |
(二) 设立犹豫期制度 | 第44页 |
(三) 引入合理期待原则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