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静力弹塑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第9-10页
        1.1.2 高层钢框架及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第10-11页
    1.2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结构体系第11-14页
        1.2.1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体系理论的提出第11页
        1.2.2 钢筋混凝土深梁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第11-12页
        1.2.3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结构体系基本概念第12-14页
        1.2.4 本课题组研究成果第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第16-35页
    2.1 试验介绍第16页
    2.2 试验设计第16-22页
        2.2.1 构件及连接设计第16-17页
        2.2.2 材料性能第17-21页
        2.2.3 测点布置第21页
        2.2.4 加载方案第21-22页
    2.3 试验结果分析第22-29页
        2.3.1 试验现象及破坏过程第22-25页
        2.3.2 结构试件的强度和刚度第25-29页
    2.4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塑性破坏机构分析第29-35页
        2.4.1 试件塑性机构破坏模式第29-30页
        2.4.2 试件水平极限承载力公式第30-32页
        2.4.3 承载力公式第32-33页
        2.4.4 塑性破坏机构与试验对比分析第33-35页
第3章 高层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结构内力计算第35-50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分析简化模型第35-42页
        3.2.1 二阶刚度矩阵的形成第35-38页
        3.2.2 框架深梁结构分析模型第38-39页
        3.2.3 总框架等效柱的等效剪切刚度 GAs第39-41页
        3.2.4 总深梁等效柱的等效弯曲刚度 EIb第41-42页
    3.3 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第42-43页
    3.4 结构位移分析第43-47页
        3.4.1 均布荷载的解第43-45页
        3.4.2 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解第45-46页
        3.4.3 顶点集中荷载的解第46-47页
    3.5 结构内力分析第47-50页
        3.5.1 总深梁等效柱的内力第47-49页
            3.5.1.1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解第47-48页
            3.5.1.2 倒三角荷载作用下的解第48页
            3.5.1.3 顶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解第48-49页
        3.5.2 总框架等效柱的内力第49-50页
第4章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试验有限元模拟第50-63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ABAQUS 有限元软件介绍第50-51页
    4.3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51-56页
        4.3.1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第51-55页
            4.3.1.1 受压性能第53页
            4.3.1.2 受拉性能第53-54页
            4.3.1.3 损伤及刚度退化第54-55页
        4.3.2 钢材的本构模型第55-56页
    4.4 模型材料参数确定第56-58页
        4.4.1 混凝土材料参数确定第56-58页
        4.4.2 钢材参数确定第58页
    4.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4.6 计算结果第59-63页
        4.6.1 结构承载力曲线第59-60页
        4.6.2 钢筋混凝土受压损伤第60-63页
第5章 高层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深梁静力弹塑性分析第63-82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第63-71页
        5.2.1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实施步骤第63-66页
        5.2.2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常用方法第66-70页
            5.2.2.1 能力谱法第66-68页
            5.2.2.2 位移系数法第68页
            5.2.2.3 弹塑性反应谱的能力谱法第68-70页
        5.2.3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加载方式第70-71页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71-73页
        5.3.1 纯钢框架模型第71-72页
        5.3.2 深梁模型第72-73页
        5.3.3 材料本构关系第73页
    5.4 有限元计算第73-82页
        5.4.1 结构顶点位移与基底剪力关系第74-75页
        5.4.2 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第75-77页
        5.4.3 钢框架与深梁剪力分配关系第77-8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梁实秋文学思想的现代性
下一篇:斜拉桥换索过程施工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