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视野下传统村落历史演进与整体性保护发展研究--以岩崖古道传统村落为例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6-28页 |
1.1 论文缘起 | 第16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 | 第22-23页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6-28页 |
2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概述 | 第28-40页 |
2.1 区域环境概述 | 第28-30页 |
2.2 岩崖古道历史概述 | 第30-32页 |
2.3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概述 | 第32-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文化线路视野下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特征 | 第40-66页 |
3.1 岩崖古道作为文化线路的判定 | 第40-42页 |
3.2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阶段划分 | 第42-44页 |
3.3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的特征 | 第44-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4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变机制分析 | 第66-79页 |
4.1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主要影响要素概况 | 第66-67页 |
4.2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主要影响要素分析 | 第67-75页 |
4.3 多要素复合影响机制规律分析 | 第75-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5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发展研究 | 第79-96页 |
5.1 文化线路整体性保护发展理念 | 第79-81页 |
5.2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发展潜力 | 第81-82页 |
5.3 岩崖古道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发展研究 | 第82-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6-100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6-98页 |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98页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附录1 | 第106-112页 |
附录2 | 第112-120页 |
作者简历 | 第120-12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