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路灯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ZigBee技术的发展 | 第13-15页 |
1.2.2 无线自组织网络 | 第15-16页 |
1.2.3 路灯网络与路灯系统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相关工作 | 第17-18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知识 | 第20-33页 |
2.1 经典路由算法 | 第20-27页 |
2.1.1 Cluster-Tree算法 | 第20-22页 |
2.1.2 AODVjr算法 | 第22-25页 |
2.1.3 小结与问题 | 第25-27页 |
2.2 随机抽样模型及其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2.2.1 随机选择模型 | 第27页 |
2.2.2 赠券收集模型 | 第27-28页 |
2.2.3 随机抽样模型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2.3 多通道融合通信系统 | 第29-32页 |
2.3.1 无线Mesh网络技术 | 第29-30页 |
2.3.2 3G和Wi-Fi数据的无缝切换技术 | 第30-31页 |
2.3.3 基于蓝牙的复合通信技术 | 第31页 |
2.3.4 当前技术的主要局限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标识的确定路径云路由算法 | 第33-49页 |
3.1 路灯网络特性分析 | 第33-34页 |
3.2 算法核心概念 | 第34-38页 |
3.2.1 标识 | 第34-35页 |
3.2.2 确定路径 | 第35-36页 |
3.2.3 关键节点 | 第36-37页 |
3.2.4 云路由算法 | 第37-38页 |
3.3 全局变量与帧结构说明 | 第38-45页 |
3.3.1 全局变量说明 | 第38-40页 |
3.3.2 心跳广播 | 第40-41页 |
3.3.3 状态请求 | 第41-43页 |
3.3.4 状态汇报 | 第43-44页 |
3.3.5 数据转发 | 第44-45页 |
3.4 路灯网络路由算法在各应用场景下的机制 | 第45-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路灯网络传播模型与分析 | 第49-66页 |
4.1 路灯网络抽象模型 | 第49-51页 |
4.2 基于访问次数的消息传播模型 | 第51-58页 |
4.2.1 一般代数模型 | 第51-52页 |
4.2.2 参数修正 | 第52-53页 |
4.2.3 访问次数的影响 | 第53-58页 |
4.2.4 基于访问次数的消息传播模型 | 第58页 |
4.3 实验分析与参数计算 | 第58-65页 |
4.3.1 实验环境与参数设置 | 第58-61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对比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路由算法的应用 | 第66-88页 |
5.1 3G/Wi-Fi双通道融合通信的实现方案 | 第66-76页 |
5.1.1 移动终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6-69页 |
5.1.2 基站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9-73页 |
5.1.3 自定义首部的设计 | 第73-74页 |
5.1.4 对比实验 | 第74-76页 |
5.2 3G/Wi-Fi双通道分流算法 | 第76-82页 |
5.2.1 信道的分流比例运算 | 第78-79页 |
5.2.2 转发比率修正 | 第79-80页 |
5.2.3 数据包转发策略 | 第80-81页 |
5.2.4 对比测试与分析 | 第81-82页 |
5.3 路灯系统部署应用 | 第82-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88-89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