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康复医学论文--康复医学工程论文

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腿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智能下肢假肢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国外智能下肢假肢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智能下肢假肢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智能下肢假肢分类第14-16页
        1.2.4 现阶段智能下肢假肢主要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7-19页
        1.3.1 主要内容第17-18页
        1.3.2 主要结构第18-19页
第二章 人体步态信息分析第19-27页
    2.1 人体步态角度采集第19-22页
        2.1.1 步态角度采集系统简介第19-20页
        2.1.2 步态角度采集实验设计第20页
        2.1.3 实验数据预处理第20-21页
        2.1.4 实验数据及结果第21-22页
    2.2 人体步行状态分析第22-24页
        2.2.1 步态相位分析第22-23页
        2.2.2 上斜坡及上台阶规律分析第23页
        2.2.3 下斜坡及下台阶规律分析第23-24页
    2.3 人体步态拟合与简化第24-26页
        2.3.1 平地行走第24-25页
        2.3.2 上下台阶第25-26页
        2.3.3 上下斜坡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腿结构设计第27-48页
    3.1 下肢假肢整体结构设计第27-30页
        3.1.1 假肢设计思想第27-28页
        3.1.2 假肢总体构型第28-30页
    3.2 下肢假肢运动学建模第30-32页
    3.3 下肢假肢动力学建模第32-38页
        3.3.1 下肢假肢摆动相动力学模型第32-35页
        3.3.2 下肢假肢支撑相动力学模型第35-38页
    3.4 下肢假肢关节参数分析第38-47页
        3.4.1 整体尺寸计算和分析第38-39页
        3.4.2 电机参数计算及选型第39-41页
        3.4.3 液压元件参数计算及选型第41-45页
        3.4.4 主被动混合驱动假肢三维模型第45-47页
    3.5 下肢假肢能耗优点第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基于步态相位及膝踝耦合的状态控制方法研究第48-60页
    4.1 人体运动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第48-51页
        4.1.1 人体步态相位划分第48-50页
        4.1.2 人体步态相位识别方法研究第50-51页
    4.2 状态控制方法研究第51-59页
        4.2.1 下肢假肢膝踝关系拟合与简化第51-52页
        4.2.2 下肢假肢状态控制方法第52-59页
    4.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实验研究第60-70页
    5.1 下肢假肢样机研制第60-61页
    5.2 假肢样机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第61-66页
        5.2.1 嵌入式控制系统硬件第61-64页
        5.2.2 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第64-66页
    5.3 下肢假肢行走实验第66-68页
        5.3.1 下肢假肢离地行走实验第66-67页
        5.3.2 下肢假肢穿戴行走实验第67-68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第68-69页
        5.4.1 下肢假肢行走步态分析第68页
        5.4.2 下肢假肢行走能耗分析第68-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76-77页
附录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老年人群睡眠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下一篇: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