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吲哚生物碱Arborisidine和Subincanadine C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5-9页
第一章 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综述第9-27页
    1.1 单萜类吲哚生物碱的分类以及相应的生理活性第9-11页
        1.1.1 常见的柯楠因-的士宁类单萜吲哚生物碱及其生理活性第10-11页
        1.1.2 常见的白坚木类单萜吲哚生物碱及其生理活性第11页
        1.1.3 常见的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碱及其生理活性第11页
    1.2 单萜吲哚类生物碱的合成研究第11-26页
        1.2.1 柯楠因-的士宁类单萜吲哚生物碱合成研究第12-18页
            1.2.1.1 Woodward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2-13页
            1.2.1.2 Magnus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3-14页
            1.2.1.3 Overman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4页
            1.2.1.4 Kuehne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4-15页
            1.2.1.5 Rawal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5-16页
            1.2.1.6 Mori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6-17页
            1.2.1.7 Vanderwal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7-18页
        1.2.2 白坚木类单萜吲哚生物碱合成研究第18-21页
            1.2.2.1 Boger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9页
            1.2.2.2 George Büchi教授的合成策略第19-20页
            1.2.2.3 Langlois教授的合成策略第20-21页
        1.2.3 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碱合成研究第21-26页
            1.2.3.1 George Büchi教授的合成策略第22页
            1.2.3.2 Nagata教授的合成策略第22-23页
            1.2.3.3 White教授的合成策略第23-24页
            1.2.3.4 Kuehne教授的合成策略第24-25页
            1.2.3.5 Trost教授的合成策略第25-26页
    1.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单萜吲哚生物碱Arborisidine合成研究第27-58页
    2.1 Arborisidine背景介绍第27页
    2.2 aza-Cope/Mannich重排反应介绍第27-32页
    2.3 氧化偶联反应介绍第32-37页
    2.4 Arborisidine的合成研究第37-57页
        2.4.1 Arborisidine的合成策略第37-39页
        2.4.2 Arborisidine的合成研究第39-54页
        2.4.3 调整思路之后的Arborisidine合成研究第54-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吲哚生物碱Subincanadine C的合成研究第58-76页
    3.1 Subincanadine C的背景介绍第58页
    3.2 Subincanadine家族的全合成研究第58-61页
        3.2.1 Subincanadine A与Subincanadine B的全合成第59页
        3.2.2 Subincanadine C的全合成第59-60页
        3.2.3 Subincanadine家族其他成员的全合成第60-61页
    3.3 Subincanadine C的合成研究第61-75页
    3.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实验部分第76-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一:部分化合物的 1H NMR、13C NMR谱图第89-101页
附录二:X-ray单晶衍射谱图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KM2激活剂的虚拟筛选及生物活性评价
下一篇:藏药榜嘎化学成分分离及其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