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12-13页
    1.3 RFID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第13-19页
        1.3.1 应用领域第13-18页
        1.3.2 发展趋势第18-19页
    1.4 RFID面临的安全问题第19-20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RFID系统概述第22-28页
    2.1 RFID系统的组成第22-24页
        2.1.1 标签第23页
        2.1.2 读写器第23-24页
        2.1.3 后台数据库第24页
    2.2 RFID系统的技术原理第24-26页
        2.2.1 电磁场基本原理第24-25页
        2.2.2 RFID的通信基础原理第25-26页
        2.2.3 电感藕合原理第26页
    2.3 RFID系统标准第26-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RFID安全机制分析第28-35页
    3.1 RFID的安全隐私问题第28-29页
    3.2 基于物理方法的RFID安全分析第29-30页
        3.2.1 Kill命令法第29页
        3.2.2 法拉第网罩法第29页
        3.2.3 主动干扰法第29页
        3.2.4 阻塞标签法第29-30页
        3.2.5 法律保护第30页
    3.3 基于密码协议的安全分析第30-33页
        3.3.1 Hash-lock协议第30-31页
        3.3.2 随机Hash-lock协议第31页
        3.3.3 Hash链协议第31-32页
        3.3.4 分布式询问—应答协议第32页
        3.3.5 “Good Reader”协议第32-33页
    3.4 RFID安全机制漏洞和设计目标分析第33-34页
        3.4.1 RFID安全机制漏洞第33页
        3.4.2 RFID安全认证协议设计目标第33-34页
    3.5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改进协议的设计第35-42页
    4.1 RFID系统要求第35-36页
    4.2 改进的RFID认证协议第36-38页
        4.2.1 初始状态第36-37页
        4.2.2 认证过程第37-38页
    4.3 改进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分析第38-42页
        4.3.1 安全性分析第38-39页
        4.3.2 性能分析第39-42页
第五章 改进协议的安全性证明及程序实现第42-50页
    5.1 BAN逻辑第42-44页
        5.1.1 BAN逻辑概况第42-43页
        5.1.2 BAN逻辑的语法第43页
        5.1.3 BAN逻辑的推理规则第43-44页
    5.2 协议的安全性证明过程第44-47页
    5.3 程序实现第47-49页
    5.4 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6.1 总结第50页
    6.2 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研究生期间获得的成果和参加的项目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粒子滤波的多特征视频目标跟踪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自然彩色图像无损压缩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