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违宪审查制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19页
    (一)违宪审查制度的概念第10-12页
        1.违宪审查制度的界定第10-12页
        2.违宪审查的特征第12页
    (二)违宪审查制度的主要内容第12-17页
        1.违宪审查的原则第12-15页
        2.违宪审查的范围第15-16页
        3.违宪审查的机构第16-17页
    (三)违宪审查与相关制度的比较第17-19页
        1.违宪审查与宪法适用第17-18页
        2.违宪审查与宪法解释第18-19页
二、违宪审查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第19-26页
    (一)普通法院违宪审查制度及运行机理第19-22页
        1.普通法院违宪审查制度概述第19-20页
        2.普通法院违宪审查制度的运行机理第20-22页
    (二)专门机关违宪审查模式及其运行机理第22-24页
        1.宪法法院模式及其优缺点分析第22-23页
        2.宪法委员会审查模式及其优缺点分析第23-24页
    (三)立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及其运行机理第24-26页
        1.立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的基本特征第24-25页
        2.立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的运行机理第25页
        3.立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的实践困境第25-26页
三、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及其模式选择第26-39页
    (一)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第26-29页
        1.中国违宪审查的主体第26-27页
        2.中国违宪审查的范围第27-29页
        3.中国违宪审查的方式和违宪处理第29页
    (二)中国违宪审查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1页
        1.违宪审查的最后决定权模糊第29-30页
        2.公民宪法控诉权行使路径不畅第30页
        3.违宪审查启动方式单一、程序操作性较差第30-31页
        4.违宪审查范围的规定有重大缺失第31页
        5.缺乏司法性职能,不符合违宪审查发展趋势第31页
    (三)我国违宪审查制度选择需要解决的若干理论问题第31-33页
        1.如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的问题第31-32页
        2.如何坚持宪法至上原则的问题第32页
        3.正确认识宪法的可诉性问题第32页
        4.正确处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违宪审查制度的关系问题第32-33页
    (四)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模式的选择第33-39页
        1.我国各种违宪审查模式设想及简评第33-34页
        2.我国违宪审查制度模式的新设想第34-39页
结语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法应对
下一篇: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