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关于乡镇政府职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二) 关于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 | 第13页 |
(三) 关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途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写作框架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乡镇建制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 第16-29页 |
一、乡镇建制的历史变迁 | 第16-22页 |
(一) 乡建制的历史变迁 | 第16-20页 |
(二) 镇建制的历史变迁 | 第20-22页 |
二、乡镇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 第22-25页 |
(一) 秦汉时期乡政权功能 | 第22页 |
(二) 民国时期乡镇政府职能 | 第22-23页 |
(三) 建国以来乡镇政府职能 | 第23-25页 |
三、乡镇政府机构设置 | 第25-29页 |
(一) 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比较 | 第25-26页 |
(二) 云南乡镇政府机构设置现状 | 第26-29页 |
第二章 云南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 | 第29-37页 |
一、理论框架 | 第29-31页 |
(一) 地方治理理论 | 第29-30页 |
(二) 地方政府的价值与合法性 | 第30页 |
(三) 政府职能的含义与价值取向 | 第30-31页 |
二、云南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 | 第31-37页 |
(一)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31-33页 |
(二) 全球化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33-34页 |
(三) 行政体制改革要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34页 |
(四) 农村改革需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34-37页 |
第三章 云南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和原因 | 第37-44页 |
一、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困境 | 第37-40页 |
(一) 权利分配关系交错复杂 | 第37-38页 |
(二) 行政管理功能弱化 | 第38页 |
(三)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 | 第38-39页 |
(四) 农村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力量失衡 | 第39-40页 |
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出现困境的原因 | 第40-44页 |
(一) 不均衡发展战略对乡村发展的制约影响 | 第40页 |
(二) 传统行政模式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惯性作用 | 第40-41页 |
(三) 落后行政理念与治理行政理念的意识冲突 | 第41页 |
(四) 主体与对象的角色冲突 | 第41-42页 |
(五) 公民意识缺失对乡村治理的制约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云南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第44-58页 |
一、云南乡镇政府基本职能定位 | 第46-52页 |
(一) 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 第46-48页 |
(二) 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 第48-49页 |
(三) 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 第49-51页 |
(四) 推进基层民主的职能 | 第51-52页 |
二、云南乡镇政府区域典型模式职能定位 | 第52-58页 |
(一) 民族区域模式 | 第53-54页 |
(二) 沿边区域模式 | 第54-56页 |
(三) 县级机关驻地模式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云南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 第58-66页 |
一、强化组织领导 | 第58-60页 |
(一) 加强基层组织党的领导作用 | 第58页 |
(二) 提供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 | 第58-59页 |
(三)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 第59页 |
(四) 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59-60页 |
二、优化权责配置 | 第60-64页 |
(一) 整合政府资源 | 第60-61页 |
(二) 创新管理机制 | 第61页 |
(三) 明确公共物品供给权责 | 第61-62页 |
(四) 构建财政转移支付科学体系 | 第62-63页 |
(五) 加大公共产品投入力度 | 第63-64页 |
三、推进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