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9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1.3.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 2. 自闭症的相关理论 | 第9-13页 |
| 2.1. 自闭症的病理 | 第9-10页 |
| 2.1.1. 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9页 |
| 2.1.2. 自闭症的临床表现 | 第9-10页 |
| (一)语言交流障碍 | 第9-10页 |
| (二)社会交往障碍 | 第10页 |
| (三)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 | 第10页 |
| (四)智能障碍 | 第10页 |
| (五)精神神经症状 | 第10页 |
| 2.2. 自闭症的传统治疗手段 | 第10-11页 |
| 2.2.1 康复训练 | 第10页 |
| 2.2.2 心理治疗 | 第10页 |
| 2.2.3 教育 | 第10-11页 |
| 2.2.4 药物治疗 | 第11页 |
| 2.3. 自闭症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 第11-13页 |
| 2.3.1. 自闭症个体不同于正常人的视觉性语义编码策略 | 第11-12页 |
| 2.3.2. 传统干预教学中情境渲染的不足 | 第12页 |
| 2.3.3. 有限的医疗、教育资源的制约 | 第12页 |
| 2.3.4. 患者可能存在自伤、伤人行为 | 第12页 |
| 2.3.5. 药瘾 | 第12-13页 |
| 3. 干预和治疗自闭症中的虚拟现实 | 第13-16页 |
| 3.1. 国内外虚拟现实应用于自闭症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页 |
| 3.2. 虚拟现实应用于治疗自闭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3-16页 |
| 3.2.1. 必要性 | 第13-14页 |
| (一)自闭症的个人影响 | 第13-14页 |
| (二)自闭症的社会影响 | 第14页 |
| 3.2.2. 可行性 | 第14-16页 |
| (一) 自闭症患者特殊的视觉思维机制 | 第14页 |
| (二) 虚拟现实技术的长足发展 | 第14页 |
| (三) 虚拟现实在行为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 第14-16页 |
| 4. 用于干预自闭症的虚拟现实系统设计 | 第16-23页 |
| 4.1. 虚拟现实设备在自闭症干预系统中的功能 | 第16-17页 |
| 4.1.1 头盔立体显示器 | 第16页 |
| 4.1.2 追踪设备 | 第16页 |
| 4.1.3 耳机和话筒 | 第16-17页 |
| 4.1.4 数据手套 | 第17页 |
| 4.1.5 眼动仪 | 第17页 |
| 4.2.虚拟现实针对自闭症干预与治疗的设计思路 | 第17-19页 |
| 4.2.1. 提供适合自闭症个体思维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 | 第17-18页 |
| 4.2.2. 为患者营造安全、高效的干预环境 | 第18页 |
| 4.2.3. 为不同需求的自闭症患者和家庭提供个性化治疗 | 第18-19页 |
| 4.3. 自闭症干预系统设计 | 第19-23页 |
| 4.3.1. 系统硬件结构 | 第19-20页 |
| 4.3.2. 系统流程设计 | 第20-22页 |
| 4.3.4. 系统评价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 致谢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