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概论 | 第13-18页 |
2.1 注册会计师的界定 | 第13页 |
2.1.1 注册会计师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 第13页 |
2.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产生原因 | 第13-15页 |
2.2.1 外部因素 | 第14页 |
2.2.2 内部因素 | 第14-15页 |
2.3 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 | 第15-18页 |
2.3.1 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承担刑事责任的现状 | 第15-16页 |
2.3.2 加强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刑事责任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3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犯罪构成分析 | 第18-27页 |
3.1 犯罪客体 | 第18-19页 |
3.2 犯罪客观方面 | 第19-22页 |
3.2.1 危害行为——对“提供”的界定 | 第20页 |
3.2.2 犯罪对象——“证明文件”的范围 | 第20-21页 |
3.2.3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中“虚假”的认定 | 第21-22页 |
3.3 犯罪主体 | 第22-25页 |
3.3.1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自然人主体 | 第22-24页 |
3.3.2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单位主体 | 第24-25页 |
3.4 犯罪主观方面 | 第25-27页 |
4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刑事责任认定问题及分析 | 第27-34页 |
4.1 案例概述及问题提出 | 第27-30页 |
4.1.1 案例一 | 第27-29页 |
4.1.2 案例二 | 第29页 |
4.1.3 问题的提出 | 第29-30页 |
4.2 问题分析 | 第30-34页 |
4.2.1 不同组织形式对单位犯罪认定的影响 | 第30-32页 |
4.2.2 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认定 | 第32-34页 |
5 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完善 | 第34-41页 |
5.1 对相关立法和执业准则的完善 | 第34-35页 |
5.2 探索在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中增加资格刑 | 第35-36页 |
5.3 对追诉标准的完善建议 | 第36-39页 |
5.4 对设立专门鉴定机构的探索 | 第39-41页 |
6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A | 第44-46页 |
索引 | 第46-4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