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网易新闻APP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定义媒介记忆 | 第15-21页 |
第一节 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媒介记忆及其特点 | 第16-21页 |
一、媒介记忆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二、媒介记忆的特点 | 第18-20页 |
三、文化创伤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基于“网易新闻”APP的内容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一节 网易新闻 | 第21页 |
第二节 时间区间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样本取得 | 第22页 |
第四节 赋值标签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第23-33页 |
第一节 谁在发声:自媒体占主导地位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如何讲述:无图无记忆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新媒体记忆主题的丰富和“创伤”的消解 | 第26-29页 |
第四节 隐藏的抵抗:活跃的国军形象 | 第29-30页 |
第五节 新媒体记忆:作为对官方记忆的补充 | 第30-33页 |
一、对记忆视角的补充 | 第30-31页 |
二、对人物多样性的补充 | 第31页 |
三、对揭秘类记忆的补充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归因与反思 | 第33-35页 |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赋权决定基因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媒介消费主义造就娱乐形态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