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开采机械设备论文--油气开采机械化、自动化论文

LoRaWAN协议在油气田井口无线仪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论文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论文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第11-13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发展前景第12-13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架构第13-15页
        1.3.1 论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论文组织架构第14-15页
第二章 LoRaWAN协议第15-35页
    2.1 LoRaWAN协议网络架构及应用场景第15-18页
        2.1.1 LoRaWAN协议网络架构第15-16页
        2.1.2 LoRaWAN协议应用场景第16-18页
    2.2 LoRaWAN协议物理层第18-26页
        2.2.1 射频部分第18-22页
        2.2.2 帧结构第22-25页
        2.2.3 接收窗口第25-26页
        2.2.4 常用芯片第26页
    2.3 LoRaWAN协议MAC层第26-29页
        2.3.1 帧结构第27-28页
        2.3.2 MAC命令第28-29页
    2.4 LoRaWAN协议应用层第29-34页
        2.4.1 终端入网第29-31页
        2.4.2 数据加密第31-32页
        2.4.3 ADR机制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井口无线仪表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第35-55页
    3.1 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第35-38页
        3.1.1 硬件电路开发流程第36页
        3.1.2 硬件组成第36-37页
        3.1.3 硬件开发平台第37-38页
    3.2 无线仪表的硬件设计第38-43页
        3.2.1 MCU第39-40页
        3.2.2 外围电路第40-43页
    3.3 LoRaWAN无线模块的硬件设计第43-49页
        3.3.1 MCU第44-46页
        3.3.2 外围电路设计第46-49页
    3.4 LoRaWAN模块调试板的硬件设计第49-52页
        3.4.1 USB转换电路第49-50页
        3.4.2 JTAG电路第50-51页
        3.4.3 LED电路第51页
        3.4.4 接口电路第51-52页
    3.5 LoRaWAN网关第52-54页
        3.5.1 整体结构第52-53页
        3.5.2 多通道第53-54页
        3.5.3 控制接口第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井口无线仪表数据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5-75页
    4.1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第55-57页
        4.1.1 需求分析第55-56页
        4.1.2 设计原则第56页
        4.1.3 软件开发平台第56-57页
    4.2 驱动和初始化第57-61页
        4.2.1 SPI总线第57-58页
        4.2.2 EEROM第58页
        4.2.3 UART接口驱动第58-59页
        4.2.4 时钟第59-60页
        4.2.5 Shell驱动第60-61页
    4.3 LoRaWAN协议栈的移植第61-71页
        4.3.1 初始化第62-63页
        4.3.2 创建LoRaWAN任务第63-71页
        4.3.3 内核调动第71页
    4.4 MSP平台第71-74页
        4.4.1 InfiLink连接管理平台第72页
        4.4.2 参数配置第72-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井口无线仪表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与测试第75-84页
    5.1 井口无线仪表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第75-77页
        5.1.1 测试环境所需工具第75-76页
        5.1.2 测试环境搭建第76-77页
    5.2 井口无线仪表数据传输系统的测试第77-82页
        5.2.1 连通性测试第79-80页
        5.2.2 性能测试第80-82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82-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5页
    6.1 总结第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J油田公司区块效益评价研究
下一篇:聚乳酸基聚苯胺柔性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