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 第11-33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1 宽恕 | 第11-14页 |
1.1.2 心理距离 | 第14-17页 |
1.1.3 人际信任 | 第17-19页 |
1.1.4 道歉 | 第19-21页 |
1.1.5 归因 | 第21-25页 |
1.2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思 | 第25-27页 |
1.2.1 以往研究的趋势与局限和问题提出 | 第25-26页 |
1.2.2 本研究的构思 | 第26-2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1.4 实验设计与材料 | 第27-33页 |
1.4.1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1.4.2 研究材料 | 第28-32页 |
1.4.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2 研究一 心理距离对宽恕的影响 | 第33-42页 |
2.1 宽恕水平现状探究 | 第33-37页 |
2.1.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2.1.2 研究假设 | 第33页 |
2.1.3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2.1.4 统计处理 | 第34页 |
2.1.5 研究结果 | 第34-36页 |
2.1.6 讨论 | 第36-37页 |
2.1.7 结论 | 第37页 |
2.2 心理距离对宽恕的影响 | 第37-42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37页 |
2.2.2 研究假设 | 第37页 |
2.2.3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2.2.4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2.2.5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2.2.6 讨论 | 第41页 |
2.2.7 结论 | 第41-42页 |
3 研究二 信任、道歉和归因对社会距离影响宽恕的中介作用 | 第42-56页 |
3.1 信任对社会距离影响宽恕的中介作用 | 第42-46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42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42页 |
3.1.3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3.1.4 统计处理 | 第43-44页 |
3.1.5 研究结果 | 第44-46页 |
3.1.6 讨论 | 第46页 |
3.1.7 结论 | 第46页 |
3.2 道歉对社会距离影响宽恕的中介作用 | 第46-49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46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46页 |
3.2.3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3.2.4 统计处理 | 第47-48页 |
3.2.5 研究结果 | 第48-49页 |
3.2.6 讨论 | 第49页 |
3.2.7 结论 | 第49页 |
3.3 归因对社会距离影响宽恕的中介作用 | 第49-56页 |
3.3.1 研究目的 | 第49-50页 |
3.3.2 研究假设 | 第50页 |
3.3.3 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3.3.4 统计处理 | 第51页 |
3.3.5 研究结果 | 第51-54页 |
3.3.6 讨论 | 第54-55页 |
3.3.7 结论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60页 |
4.1 大学生宽恕的特点 | 第56-57页 |
4.2 心理距离对宽恕的影响分析 | 第57页 |
4.3 社会距离影响宽恕的中介分析 | 第57-59页 |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第59页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59-60页 |
5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9-70页 |
附录A 大学生情景宽恕量表 | 第70-71页 |
附录B 心理距离启动和测量材料 | 第71-73页 |
附录C 信任他人量表 | 第73-74页 |
附录D 道歉启动和测量材料 | 第74-75页 |
附录E 因果维度量表 | 第75-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