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2 实验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24页 |
3.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4-26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3.4.1 实验动物分组以及药物干预 | 第26-30页 |
3.4.1.1 制备动物血清 | 第26-27页 |
3.4.1.2 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细胞因子浓度 | 第27-28页 |
3.4.1.3 取脾 | 第28页 |
3.4.1.4 单细胞悬液制备 | 第28-29页 |
3.4.1.5 流式细胞检测 | 第29页 |
3.4.1.6 刺激活化PBMC细胞 | 第29页 |
3.4.1.7 细胞表面以及胞内抗体标记 | 第29-30页 |
3.4.1.8 流式细胞检测分析 | 第30页 |
3.5 统计方法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31-34页 |
4.1 小鼠体重情况变化 | 第31页 |
4.2 小鼠脾脏指数 | 第31-32页 |
4.3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中Thl细胞、Th2细胞亚群比例以及Thl/Th2比值 | 第32-33页 |
4.4 小鼠外周血血清中IFN-γ、IL-4浓度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实验讨论 | 第34-37页 |
5.1 羟考酮对脾脏指数的影响 | 第34页 |
5.2 羟考酮对小鼠Th1、Th2辅助细胞比例的影响 | 第34页 |
5.3 羟考酮对小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34-35页 |
5.4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 第35页 |
5.5 展望 | 第35-3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个人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