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论文

基于黄粉虫的细菌检测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1章 引言第12-20页
    1.1 先天性免疫系统第12页
    1.2 想的实验模型-昆虫第12-13页
    1.3 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pro-phenoloxidase activation system)第13-17页
        1.3.1 模式识别作用第13-15页
        1.3.2 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第15页
        1.3.3 酚氧化酶原及其激活第15-17页
    1.4 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免疫学作用第17页
        1.4.1 在昆虫黑化反应中的作用第17页
        1.4.2 参与昆虫凝血过程等其它免疫学功能第17页
    1.5 实验昆虫-大黄粉虫第17-18页
    1.6 立题依据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0-22页
    2.1 实验动物第20页
    2.2 实验菌株第20页
    2.3 实验试剂第20-21页
    2.4 实验仪器第21-22页
第3章 实验方法第22-27页
    3.1 黄粉虫血淋巴的收集第22页
    3.2 黄粉虫体内酚氧化酶原活力的观察第22页
    3.3 体外酚氧化酶原激活及活力测定条件的初步摸索第22-23页
    3.4 肽聚糖(PGN)和脂多糖(LPS)标准品对体外酚氧化酶原激活程度的影响第23-24页
        3.4.1 肽聚糖对体外酚氧化酶原的激活程度第23页
        3.4.2 脂多糖标准品对体外酚氧化酶原的激活程度第23-24页
    3.5 细菌对体外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激活情况第24-27页
        3.5.1 菌株的培养和保存第24页
        3.5.2 完整菌株对体外酚氧化酶原的激活情况第24页
        3.5.3 筛选合适的菌株处理方法第24-26页
        3.5.4 基于黄粉虫的细菌检测方法的实用性验证第26-27页
第4章 实验结果第27-40页
    4.1 细菌对黄粉虫体内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第27页
    4.2 体外酚氧化酶原激活及活力测定条件的初步摸索第27-30页
    4.3 PGN和LPS标准品对体外酚氧化酶原的激活情况第30-31页
        4.3.1 PGN对体外酚氧化酶原的激活情况第30页
        4.3.2 LPS标准品对体外酚氧化酶原的激活情况第30-31页
    4.4 完整菌株对体外酚氧化酶原的激活情况第31-32页
    4.5 筛选合适的菌株处理方法第32-36页
        4.5.1 物理学方法处理后菌株对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情况第32-33页
        4.5.2 生物学方法处理后菌株对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情况第33-34页
        4.5.3 化学方法处理后菌株对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情况第34-36页
    4.6 基于黄粉虫的细菌检测方法的实用性验证第36-40页
        4.6.1 实验菌株的最低检测浓度第36-37页
        4.6.2 待检测菌株范围的分析第37-40页
第5章 讨论第40-43页
    5.1 血淋巴样品的稳定性第40页
    5.2 体内活菌注射对黄粉虫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影响第40页
    5.3 体外酚氧化酶原激活及活力测定条件的摸索第40页
    5.4 PGN和LPS诱导血淋巴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情况第40-41页
    5.5 菌株处理方法的摸索和体外酚氧化酶酶激活及活力测定第41页
    5.6 实验菌株最低检测浓度的摸索第41-42页
    5.7 细菌对体外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激活情况第42页
    5.8 前景展望第42-43页
第6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场对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的影响
下一篇:转基因植物表达蝎活性肽BmK ANEPⅢ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