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8-11页 |
| ·我国“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双向宽带网络建设 | 第8-9页 |
| ·现代先进双向宽带广电网络 | 第9-10页 |
| ·现在先进网络和设备应该具备的特点 | 第10-11页 |
| 第2章 EPON 系统技术方案 | 第11-40页 |
| ·各类业务的带宽需求 | 第11-12页 |
| ·双向宽带广电网络技术方案规划 | 第12-13页 |
| ·需求设计原则 | 第12页 |
| ·网络业务类型规划 | 第12-13页 |
|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及应用技术 | 第13-15页 |
| ·E PON+LAN 技术方案(FTTB+LAN) | 第15-17页 |
| ·E PON-EOC 技术 | 第17-18页 |
| ·C MTS+CM 接入方案 | 第18-19页 |
| ·三种方案比较 | 第19-20页 |
| ·E PON 系统规划 | 第20-30页 |
| ·EPON 系统概述 | 第20-24页 |
| ·光传输系统拓扑结构规划 | 第24-28页 |
| ·EPON 与光纤收发器的对比 | 第28-29页 |
| ·光节点(ONU)的设置与位置配置 | 第29-30页 |
| ·C ableModem 网络规划 | 第30-33页 |
| ·Cable Modem 概述 | 第30页 |
| ·Cable Modem 基本结构模型 | 第30-33页 |
| ·系统技术规划 | 第33-34页 |
| ·H FC 的同轴电缆部分结构 | 第34-35页 |
| ·宽带广电网络网管系统规划 | 第35-40页 |
| ·网管系统概述 | 第35页 |
| ·网络管理系统简介 | 第35-36页 |
|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规划 | 第36-37页 |
| ·网络管理系统功能规划 | 第37-39页 |
| ·某公司网络管理系统界面预览 | 第39-40页 |
| 第3章 绵阳某小区EPON+EOC 模式的工程方案设计 | 第40-53页 |
| ·系统技术指标 | 第40页 |
| ·EPON 满足广电业务驱动型网络要求的特点 | 第40-41页 |
| ·组播的支持 | 第41页 |
|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第41-42页 |
| ·QoS 保证 | 第42-43页 |
| ·多业务承载能力 | 第43页 |
| ·可扩展能性 | 第43页 |
| ·可管理性 | 第43-44页 |
| ·EPON 系统实施方案 | 第44-45页 |
| ·0NU 光点设计 | 第45页 |
| ·光分路器设计 | 第45页 |
| ·EOC 网络技术及结构 | 第45-51页 |
| ·多种基于无源同轴网的宽带接入(EoC)方案 | 第46页 |
| ·HomePNA 技术方案 | 第46-47页 |
| ·HomePlug 技术方案 | 第47页 |
| ·Wi-Fi 降频技术方案 | 第47-48页 |
| ·MoCA 技术方案 | 第48-49页 |
| ·EoC 系统主要方式技术参数对比 | 第49-51页 |
| ·绵阳市区总体改造设计思路 | 第51页 |
| ·绵阳某小区用户分配网络的设计 | 第51-53页 |
| 第4章 工程调试与测试 | 第53-65页 |
| ·工程概述 | 第53-54页 |
| ·施工内容 | 第54页 |
|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 第54页 |
| ·系统中的其它问题 | 第54-55页 |
| ·光网络交流供电分配系统 | 第54-55页 |
| ·避雷保护措施 | 第55页 |
| ·测试数据 | 第55-65页 |
| ·OLT 功能及指标测试结果 | 第55-58页 |
| ·0NU 功能及指标测试结果 | 第58-59页 |
| ·EOC 系统功能及指标测试结果 | 第59-65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