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番茄环斑病毒及转基因产品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番茄环斑病毒的生物学第10-11页
        §1.1.1 症状分布及传播途径第10页
        §1.1.2 分类地位第10-11页
    §1.2 番茄环斑病毒的基因结构第11-12页
    §1.3 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第12-14页
    §1.4 传统PCR-ELISA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第14-15页
    §1.5 杂交诱捕PCR-ELISA的原理第15页
    §1.6 影响杂交诱捕的因素第15-16页
    §1.7 载体第16-17页
        §1.7.1 对载体的要求第16页
        §1.7.2 载体材料类型第16-17页
        §1.7.3 载体的活化第17页
        §1.7.4 常用载体第17页
    §1.8 诱捕链的类型第17-18页
    §1.9 实时荧光PCR原理第18页
    §1.10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第18-19页
    §1.11 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2.1 材料第20-21页
    §2.2 材料的准备第21页
        §2.2.1 ToRSV接种第21页
        §2.2.2 ToRSV的酶联检测第21页
    §2.3 RT-PCR反应第21-22页
        §2.3.1 植物总RNA的提取第21-22页
        §2.3.2 引物及探针设计第22页
        §2.3.3 反转录反应第22页
        §2.3.4 PCR扩增第22页
    §2.4 PCR产物克隆第22-24页
        §2.4.1 PCR产物的回收第22-23页
        §2.4.2 PCR产物与载体的连接第23页
        §2.4.3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第23页
        §2.4.4 克隆的鉴定第23页
        §2.4.5 质粒的提取第23-24页
        §2.4.6 质粒的酶切第24页
        §2.4.7 序列测定第24页
    §2.5 PCR管的包被与保存第24-25页
        §2.5.1 PCR管的包被第24-25页
        §2.5.2 包被管保存时间第25页
    §2.6 核酸的诱捕第25页
    §2.7 利用HC-RT-PCR-ELISA检测ToRSV第25-26页
    §2.8 杂交诱捕实时荧光PCR检测ToRSV第26页
    §2.9 HC-PCR检测转基因产品第26-28页
        §2.9.1 诱捕用片段的合成第26页
        §2.9.2 核酸的诱捕第26-28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3.1 ToRSV的ELISA检测第28页
    §3.2 ToRSV的RT-PCR结果第28-29页
    §3.3 PCR产物的克隆及鉴定第29页
    §3.4 序列测定第29-31页
    §3.5 包被参数的优化第31-33页
        §3.5.1 包被时间对包被量的影响第31页
        §3.5.2 DNA长度对包被量的影响第31-32页
        §3.5.3 EDC浓度对包被量的影响第32页
        §3.5.4 温度对包被量的影响第32-33页
    §3.6 夹心式杂交检测第33-34页
    §3.7 再杂交第34页
    §3.8 诱捕参数的优化第34-35页
        §3.8.1 杂交诱捕的温度第34-35页
        §3.8.2 杂交诱捕时间第35页
    §3.9 正反向引物浓度比对扩增结果影响第35-36页
    §3.10 杂交参数确定第36页
        §3.10.1 杂交中探针浓度的确定第36页
        §3.10.2 探针的一端标记与两端标记第36页
    §3.11 HC-RT-PCR-ELISA检测ToRSV的灵敏度第36-37页
    §3.12 实际检测应用第37-38页
    §3.13 实时荧光PCR检测第38页
    §3.14 杂交诱捕实时荧光PCR相对灵敏度实验第38-39页
    §3.15 HC-RT-PCR-ELISA对南瓜花叶病毒的检测第39页
    §3.16 Nest-PCR对南瓜花叶病毒的检测第39-40页
    §3.17 转基因产品的HC-PCR检测第40-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5页
    §4.1 植物病毒几种检测方法比较第41-42页
    §4.2 Agilent chiplab检测PCR产物第42页
    §4.3 PCR-ELISA与传统PCR-ELISA比较第42-43页
    §4.4 寡核苷酸在管壁上的存在形式第43页
    §4.5 结合臂第43页
    §4.6 诱捕用寡核苷酸第43-44页
    §4.7 实验室的核酸污染问题第44-45页
第五章 结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的研究
下一篇:大鼠牙本质基质蛋白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其组织表达特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