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说稼轩与东坡之关系 | 第5-8页 |
二、 稼轩用典的原因 | 第8-11页 |
三、 轩词之用坡典的分析 | 第11-21页 |
(一) 稼轩之用坡典的量化分析 | 第11-12页 |
(二) 稼轩体化用坡典的几种情况 | 第12-21页 |
四、 论苏轼对稼轩之影响 | 第21-37页 |
(一) 苏轼的旷达对辛词的影响 | 第21-27页 |
(二) 苏轼的豪放对辛词的影响 | 第27-34页 |
(三) 苏轼的诗词破体与稼轩的以文为词 | 第34-37页 |
五、 苏、辛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的异同 | 第37-40页 |
六、 结 论 | 第40-42页 |
注 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论文摘要 | 第46-48页 |
Content Summary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