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2.1 机电产品 | 第9-10页 |
1.2.2 产业 | 第10页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11-13页 |
2 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3-14页 |
2.1.2 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对我国的适用性 | 第14-15页 |
2.1.3 国际竞争力理论及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1.3.1 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3.2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与实践 | 第16-17页 |
2.2 关于中国机电产品竞争力的研究 | 第17-20页 |
3 中德机电产品贸易状况 | 第20-28页 |
3.1 中国机电产品贸易概况 | 第20-24页 |
3.1.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不断增长,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 第20-22页 |
3.1.2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第22-23页 |
3.1.3 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 | 第23-24页 |
3.1.4 中国机电产业出口发展与利用外资发展历程相一致 | 第24页 |
3.1.5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 | 第24页 |
3.2 中德机电产品贸易概况 | 第24-28页 |
4 从比较优势视角对中德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 第28-35页 |
4.1 中德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整体比较 | 第28-31页 |
4.1.1 关于贸易竞争指数的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4.1.2 关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4.1.3 小结 | 第31页 |
4.2 中德机电产品出口相似度分析 | 第31-34页 |
4.2.1 研究方法说明:出口相似度指数 | 第31页 |
4.2.2 数据处理与测算结果解析 | 第31-34页 |
4.3 小结 | 第34-35页 |
5 从产业内贸易视角对中德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 第35-43页 |
5.1 产业内贸易理论及产业内贸易指数 | 第35页 |
5.2 中德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35-39页 |
5.2.1 中德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分析 | 第35-37页 |
5.2.2 对中德主要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重点分析 | 第37-38页 |
5.2.3 小结 | 第38-39页 |
5.3 德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德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 第39-41页 |
5.4 推进中德机电产品贸易的对策 | 第41-43页 |
6 提升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第43-46页 |
6.1 国家层面 | 第43-44页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 第43页 |
6.1.2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撑体系 | 第43-44页 |
6.1.3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水平 | 第44页 |
6.2 企业层面 | 第44-46页 |
6.2.1 以多种竞争手段参与国际竞争 | 第44-45页 |
6.2.2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第45页 |
6.2.3 重视品牌建设,培育民族机电品牌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A 本论文涉及的HS目录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