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政策”下粮食价格传递效应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3.1 关于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争论 | 第10-11页 |
1.3.2 关于价格波动和价格传递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假说 | 第12-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1 论文结构 | 第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不同粮食市场之间的价格传递机制 | 第17-22页 |
2.1 政策调控现状 | 第17-18页 |
2.1.1 粮食市场逐渐放开,政策调控逐步完善 | 第17页 |
2.1.2 经济形势日益复杂,调控难度逐渐增大 | 第17-18页 |
2.2 国内粮食市场特征以及价格传递机制 | 第18-19页 |
2.2.1 价格传递的途径 | 第18页 |
2.2.2 收购、批发、零售市场的竞争情况 | 第18-19页 |
2.3 国际粮食市场特征以及国内外价格传递机制 | 第19-22页 |
2.3.1 贸易途径 | 第19-20页 |
2.3.2 金融途径 | 第20页 |
2.3.3 能源途径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粮食价格波动趋势及其特征 | 第22-31页 |
3.1 小麦、大米、玉米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 第22-26页 |
3.1.1 小麦市场 | 第22-23页 |
3.1.2 大米市场 | 第23-24页 |
3.1.3 玉米市场 | 第24-26页 |
3.2 粮食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 第26-30页 |
3.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第26页 |
3.2.2 描述性统计 | 第26-27页 |
3.2.3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 第27-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粮食价格传递效应实证研究 | 第31-49页 |
4.1 计量模型建立 | 第31-34页 |
4.1.1 VAR模型 | 第31-32页 |
4.1.2 VECM模型 | 第32页 |
4.1.3 BEKK模型 | 第32-34页 |
4.2 产业链下游市场环节粮食价格传递效应研究 | 第34-41页 |
4.2.1 均值溢出效应 | 第34-38页 |
4.2.2 波动溢出效应 | 第38-41页 |
4.3 国内外粮食价格传递效应研究 | 第41-47页 |
4.3.1 均值溢出效应 | 第42-44页 |
4.3.2 波动溢出效应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 第49-5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2 对三量齐增现象的解释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