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铁基复合氧化物多级结构的制备及其在水净化方面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水资源概况第13-14页
    1.2 水体污染物的分类及危害第14-17页
        1.2.1 有机污染物第14-15页
        1.2.2 无机污染物第15-17页
            1.2.2.1 汞第15页
            1.2.2.2 铅第15页
            1.2.2.3 镉第15-16页
            1.2.2.4 砷第16页
            1.2.2.5 铬第16-17页
            1.2.2.6 氮第17页
            1.2.2.7 磷第17页
    1.3 水体污染物的防治方法第17-21页
        1.3.1 有机污染物的防治方法第17-18页
            1.3.1.1 空气吹脱法第17页
            1.3.1.2 生物降解第17页
            1.3.1.3 膜分离法第17-18页
            1.3.1.4 氧化法第18页
            1.3.1.5 吸附法第18页
        1.3.2 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方法第18-19页
            1.3.2.1 沉淀和絮凝第18-19页
            1.3.2.2 离子交换法第19页
            1.3.2.3 生物法第19页
        1.3.3 六价铬和磷的去除方法第19-21页
    1.4 磁性铁酸盐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1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21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多孔铁氧化物多级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第23-34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24页
        2.2.1 实验试剂第23页
        2.2.2 草酸亚铁前驱体和铁氧体的制备第23页
        2.2.3 仪器表征第23-24页
        2.2.4 Cr(VI)标准液配制第24页
        2.2.5 Cr(VI) 静态吸附性能实验第24页
    2.3.结果与讨论第24-32页
        2.3.1 草酸亚铁前驱体及煅烧产物XRD谱图分析第24-25页
        2.3.2 草酸亚铁前驱体的差热-热重分析曲线第25-26页
        2.3.3 草酸亚铁前驱体及煅烧产物的形貌控制第26-27页
        2.3.4 温度对草酸亚铁形貌的影响第27-28页
        2.3.5 不同煅烧产物的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第28-29页
        2.3.6 pH的影响第29-30页
        2.3.7 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0-31页
        2.3.8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31-32页
        2.3.9 吸附等温线第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多级铁酸锌多孔结构的合成、表征及其对Cr(VI)的吸附性能第34-45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3.2.1 实验试剂第34页
        3.2.2 草酸铁锌前躯体和铁酸锌的制备第34-35页
        3.2.3 仪器表征第35页
        3.2.4 Cr(VI)标准液配制第35页
        3.2.5 Cr(VI) 静态吸附性能实验第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3.3.1 草酸铁锌前驱体煅烧产物XRD和EDS分析第35-36页
        3.3.2 草酸铁锌前驱体及煅烧产物的形貌分析第36-37页
        3.3.3 PVA浓度对于草酸铁锌形貌的影响第37-39页
        3.3.4 生长机理讨论第39页
        3.3.5 铁酸锌多级结构的N2吸附-脱附分析第39-40页
        3.3.6 磁性能分析第40-41页
        3.3.7 pH的影响第41-42页
        3.3.8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2-43页
        3.3.9 吸附等温线第43-44页
    3.4 结论第44-45页
第四章 多孔铁酸镍微米棒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含磷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45-59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4.2.1 实验试剂第45-46页
        4.2.2 草酸亚铁前驱体和铁酸镍制备第46页
        4.2.3 仪器表征第46页
        4.2.4 磷标准溶液的配置第46页
        4.2.5 磷酸根的静态吸附性能实验第46页
        4.2.6 磷酸根的脱附及吸附剂再生第46-47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47-58页
        4.3.1 草酸铁镍煅烧产物XRD分析第47页
        4.3.2 草酸铁镍的差热-热重分析第47-48页
        4.3.3 草酸铁镍前驱体及热分解产物的形貌分析第48-50页
        4.3.4 铁酸镍一维多孔结构的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第50-51页
        4.3.5 pH的影响第51-52页
        4.3.6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2-53页
        4.3.7 吸附等温线第53-54页
        4.3.8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54-55页
        4.3.9 吸附前后铁酸镍FT-IR光谱分析第55-56页
        4.3.10铁酸镍一维多孔结构的磁性分析第56页
        4.3.11吸附剂的再生与重复使用第56-58页
        4.3.12选择性吸附行为研究第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铁酸钴多级结构的合成、表征及其磷吸附性能研究第59-74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验部分第59-60页
        5.2.1 实验试剂第59页
        5.2.2 草酸铁钴前躯体和铁酸钴的制备第59-60页
        5.2.3 仪器表征第60页
        5.2.4 磷标准溶液的配置第60页
        5.2.5 磷酸根的静态吸附实验第60页
        5.2.6 磷酸根的脱附及吸附剂再生第6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0-73页
        5.3.1 草酸铁钴前驱物及煅烧产物XRD分析第60-61页
        5.3.2 草酸铁钴差热-热重分析第61-62页
        5.3.3 草酸铁钴热分解机理分析第62页
        5.3.4 草酸铁钴及热分解产物的形貌分析第62-65页
        5.3.5 PVA浓度对于草酸铁锌形貌的影响第65-66页
        5.3.6 反应温度对于草酸铁钴形貌的影响第66-68页
        5.3.7 铁酸钴的前驱体和相对应的煅烧产物FT-IR光谱图第68-69页
        5.3.8 铁酸钴多级结构的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第69-70页
        5.3.9 pH值对铁酸钴多级结构磷吸附的影响第70-71页
        5.3.10 时间、初始浓度的影响第71-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冰箱用直线压缩机电机与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荧光光谱法在煤液化重质产物缔合结构表征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