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手性药物及其拆分方法 | 第10-12页 |
| 1.1.1 手性药物简介 | 第10页 |
| 1.1.2 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 | 第10-12页 |
| 1.2 毛细管电色谱法在手性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 第12-17页 |
| 1.2.1 毛细管电色谱的基础理论 | 第12-13页 |
| 1.2.2 毛细管电色谱的应用 | 第13-14页 |
| 1.2.3 毛细管电色谱柱 | 第14-16页 |
| 1.2.4 常用的手性拆分剂 | 第16-17页 |
| 1.3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发展及应用 | 第17-20页 |
| 1.3.1 环糊精简介及其改性 | 第17-19页 |
| 1.3.2 β-环糊精微球的应用 | 第19-20页 |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2-28页 |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 2.1.1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 2.1.2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 2.2 β-环糊精微球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23-24页 |
| 2.2.1 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2.2 均苯四甲酸酐修饰的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 | 第24页 |
| 2.2.3 微球的表征 | 第24页 |
| 2.3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制备及表征 | 第24-26页 |
| 2.3.1 毛细管的预处理 | 第24-25页 |
| 2.3.2 溶胶的制备 | 第25页 |
| 2.3.3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制备 | 第25-26页 |
| 2.3.4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表征 | 第26页 |
| 2.4 两种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性能评价 | 第26页 |
| 2.5 均苯四甲酸酸酐修饰 β-环糊精微球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应用 | 第26-28页 |
| 2.5.1 电色谱条件 | 第26页 |
| 2.5.2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6页 |
| 2.5.3 手性物质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26-2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9页 |
| 3.1 β-环糊精微球及衍生物的表征 | 第28-30页 |
| 3.1.1 红外表征 | 第28-29页 |
| 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29页 |
| 3.1.3 粒径分析 | 第29-30页 |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 3.2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33页 |
| 3.2.1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30-32页 |
| 3.2.2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表征 | 第32-33页 |
| 3.3 两种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性能评价 | 第33-35页 |
| 3.3.1 β-环糊精微球颗粒固定化整体柱 | 第33页 |
| 3.3.2 均苯四甲酸酐修饰的β-环糊精微球颗粒固定化整体柱 | 第33-35页 |
| 3.4 颗粒固定化整体柱的应用 | 第35-49页 |
| 3.4.1 盐酸依替福林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 第35-38页 |
| 3.4.2 盐酸美西律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 第38-41页 |
| 3.4.3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 第41-45页 |
| 3.4.4 盐酸氯丙那林对映体的手性拆分 | 第45-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