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震性理学思想探析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韩元震性理学思想渊源 | 第13-16页 | 
|     2.1 韩元震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13页 | 
|     2.2 韩元震性理学思想渊源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韩元震的主要性理学思想 | 第16-28页 | 
|     3.1 “未发心”论和心体有善恶论 | 第16-18页 | 
|         3.1.1 “未发心”论 | 第16-17页 | 
|         3.1.2 心体有善恶论 | 第17-18页 | 
|     3.2 “性三层”说 | 第18-20页 | 
|     3.3 人物性异论 | 第20-28页 | 
|         3.3.1 因气质的“理通气局”说 | 第20-23页 | 
|         3.3.2 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 | 第23-25页 | 
|         3.3.3 人物五常之性异论 | 第25-28页 | 
| 第四章 韩元震性理学思想的主要特色 | 第28-32页 | 
|     4.1 韩元震对朱子学中“人性”、“物性”之探究 | 第28-29页 | 
|     4.2 韩元震对朱熹“人心道心”说的考辨 | 第29-30页 | 
|     4.3 韩元震对栗谷“理通气局说”的分化统合 | 第30-32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