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5页 |
1.4.3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2.1 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政策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1 科技工作者的内涵及分类 | 第16-17页 |
2.1.2 科技工作者政策的内涵 | 第17页 |
2.2 关于政策和科技工作者政策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2.1 “政策”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2.2 “科技工作者政策”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3 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2.4 政策工具的研究 | 第20-21页 |
2.5 研究述评 | 第21-23页 |
3 中国科技工作者政策数据库设计及研究方法 | 第23-32页 |
3.1 样本选择 | 第23-24页 |
3.2 科技工作者政策数据库的构建与实现 | 第24-29页 |
3.2.1 需求分析 | 第24页 |
3.2.2 系统设计 | 第24-26页 |
3.2.3 系统实现 | 第26-29页 |
3.3 确定分析维度 | 第29-31页 |
3.3.1 政策发文时间维度 | 第29-30页 |
3.3.2 政策颁布部门维度 | 第30页 |
3.3.3 政策内容维度 | 第30-31页 |
3.4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 第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中国科技工作者政策的量化分析 | 第32-52页 |
4.1 总体政策概况 | 第32页 |
4.2 政策文本发文年度分析 | 第32-35页 |
4.3 政策颁布部门分析 | 第35-44页 |
4.3.1 发文部门简介 | 第35-36页 |
4.3.2 总体政策颁布部门分析 | 第36-37页 |
4.3.3 分阶段政策颁布部门单独发文分析 | 第37-41页 |
4.3.4 科技工作者政策联合发布情况分阶段分析 | 第41-44页 |
4.4 发文内容分析 | 第44-51页 |
4.4.1 探索起步阶段科技工作者政策内容的分析 | 第45-46页 |
4.4.2 拨乱反正与恢复阶段科技工作者政策的分析 | 第46-47页 |
4.4.3 改革与探索阶段科技工作者政策的分析 | 第47-49页 |
4.4.4 科教兴国阶段科技工作者政策的分析 | 第49-50页 |
4.4.5 人才强国阶段科技工作者政策的分析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典型科技工作者政策分析—以留学政策为例 | 第52-66页 |
5.1 政策工具视角下的留学政策分析框架 | 第52-55页 |
5.1.1 基本政策工具维度 | 第53-54页 |
5.1.2 留学政策评价维度 | 第54-55页 |
5.2 样本选择 | 第55页 |
5.3 定义分析单元和类目 | 第55-56页 |
5.4 编码 | 第56-57页 |
5.5 中国留学政策的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 第57-59页 |
5.6 留学政策评价维度的分析 | 第59-60页 |
5.7 留学政策作用效果分析 | 第60-65页 |
5.7.1 留学政策产生作用时间 | 第61-63页 |
5.7.2 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分析 | 第63-65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6-69页 |
6.2.1 提高科技工作者政策的政策效力 | 第66-67页 |
6.2.2 改革科技工作者奖励体制与评价制度 | 第67页 |
6.2.3 在科技工作者政策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67页 |
6.2.4 继续完善留学政策体系的建设 | 第67-69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留学政策文本编码表 | 第72-8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