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的衡量模型及实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合同能源管理及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激励与激励机制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钢铁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钢铁企业能耗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第二节 钢铁企业节能潜力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钢铁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影响因素与模型研究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激励机制 | 第28页 |
第二节 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的衡量维度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2-35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调查问卷设计 | 第37-42页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变量测量 | 第38-41页 |
第三节 数据获取 | 第4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实证分析 | 第42-59页 |
第一节 无回收偏差分析 | 第42页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效度分析 | 第44-48页 |
第四节 信度分析 | 第48页 |
第五节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8-54页 |
第六节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54-58页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研究结果与展望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