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视角下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7-11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1页 |
| 一、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概述 | 第11-19页 |
| (一)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 1. 公民知情权和公职人员隐私权的平衡 | 第12-13页 |
| 2. 行政公开原则 | 第13-14页 |
| 3. 权力受监督的制度化 | 第14-15页 |
| 4. 民主参与的勃兴和法治规范的约束 | 第15-16页 |
| (二)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16-19页 |
| 1.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 2.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的紧迫性 | 第17-19页 |
| 二、我国财产申报相关制度发展的现状及反省 | 第19-23页 |
| (一) 我国财产申报相关制度历史变迁 | 第19-20页 |
| (二) 我国财产申报相关制度现状与反省 | 第20-23页 |
| 三、域外财产申报制度立法的借鉴 | 第23-31页 |
| (一) 美国的财产申报制度 | 第23-26页 |
| (二) 新加坡的财产申报制度 | 第26-27页 |
| (三) 我国台湾地区财产申报制度 | 第27-28页 |
| (四) 域外财产申报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第28-31页 |
| 1. 走财产申报的法治化道路,加快财产申报立法 | 第29页 |
| 2. 对财产申报的具体制度做出必要的借鉴 | 第29-30页 |
| 3. 完善金融配套制度 | 第30页 |
| 4. 推进加强公职人员伦理道德规范建设 | 第30-31页 |
| 四、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建构 | 第31-42页 |
| (一) 财产申报立法的价值取向 | 第31-32页 |
| 1. 保证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规范 | 第31-32页 |
| 2. 实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监督权益 | 第32页 |
| 3. 阳光透明、廉洁政风、防治腐败 | 第32页 |
| (二) 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32-34页 |
| (三) 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内容 | 第34-42页 |
| 1. 财产申报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 2. 财产申报的主体 | 第35-36页 |
| 3. 财产申报内容及范围 | 第36-38页 |
| 4. 财产申报受理机关 | 第38-39页 |
| 5. 财产申报的相关程序事项 | 第39-40页 |
| 6. 财产申报法律责任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