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1.1.1 徽州古村落 | 第8页 |
1.1.2 景观基因理论 | 第8-9页 |
1.1.3 景观基因图谱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引言 | 第16-22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2.1.1 徽州古村落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6页 |
2.1.2 国家对古村落保护的政策支持 | 第16-17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2.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的识别 | 第22-56页 |
3.1 识别依据及原则 | 第22页 |
3.1.1 识别依据 | 第22页 |
3.1.2 识别原则 | 第22页 |
3.2 分类识别 | 第22-55页 |
3.2.1 徽州古村落选址及空间形态布局识别 | 第22-31页 |
3.2.2 丰富多变的徽州古村落水系形态识别 | 第31-34页 |
3.2.3 山清水秀的水口景观识别 | 第34-38页 |
3.2.4 精致典雅的古民居识别 | 第38-44页 |
3.2.5 纷繁错落的牌坊识别 | 第44-49页 |
3.2.6 高大威严的祠堂识别 | 第49-54页 |
3.2.7 徽州古村落总体环境意向识别 | 第54-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的解析 | 第56-63页 |
4.1 自然环境因素 | 第56-57页 |
4.2 社会环境因素 | 第57-58页 |
4.3 人文环境因素 | 第58-61页 |
4.3.1 风水学 | 第58-59页 |
4.3.2 理学 | 第59-60页 |
4.3.3 宗族文化 | 第60-61页 |
4.3.4 徽商文化 | 第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的提取及图谱构建 | 第63-74页 |
5.1 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的提取 | 第63-68页 |
5.1.1 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的分类 | 第63-64页 |
5.1.2 徽州古村落景观主体基因的提取 | 第64-65页 |
5.1.3 徽州古村落景观附着基因的提取 | 第65-66页 |
5.1.4 徽州古村落景观混合基因的提取 | 第66页 |
5.1.5 徽州古村落景观变异基因的提取 | 第66-68页 |
5.2 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 | 第68-74页 |
5.2.1 基因图谱构建的意义 | 第68页 |
5.2.2 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图谱构建 | 第68-74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74-7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6.2 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81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