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防护玻璃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复合防护玻璃的背板材料 | 第14-16页 |
1.2.2 复合防护玻璃的中间胶结层材料 | 第16-18页 |
1.2.3 防护玻璃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无机玻璃表面强化 | 第19-23页 |
1.3.1 物理钢化法 | 第19-20页 |
1.3.2 化学钢化 | 第20-23页 |
1.4 中间胶层材料及其表面改性 | 第23-27页 |
1.4.1 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原理 | 第23-25页 |
1.4.2 胶片薄膜表面改性 | 第25-26页 |
1.4.3 硅烷偶联剂 | 第26-27页 |
1.5 防护玻璃的复合工艺及性能 | 第27-30页 |
1.5.1 干法制备复合防护玻璃 | 第27-29页 |
1.5.2 不同干法之间的对比 | 第29页 |
1.5.3 复合防护玻璃的性能 | 第29-30页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表征方法 | 第32-36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32页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2-33页 |
2.3 测试表征方法 | 第33-36页 |
2.3.1 三点抗弯强度测试 | 第33页 |
2.3.2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第33页 |
2.3.3 热分析 | 第33页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分析 | 第33-34页 |
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4页 |
2.3.6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2.3.7 表面接触角(CA)分析 | 第34页 |
2.3.8 粘结强度测试 | 第34页 |
2.3.9 抗冲击强度测试 | 第34页 |
2.3.10 耐热性测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防护玻璃用热塑性聚氨酯(TPU)表面改性 | 第36-54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2页 |
3.3.1 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机理 | 第37-38页 |
3.3.2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 第38-40页 |
3.3.3 胶片热学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3.3.4 胶片表面性能分析 | 第43-48页 |
3.3.5 胶片光学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3.3.6 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防护玻璃基材表面强化改性及其粘结性能研究 | 第54-66页 |
4.1 前言 | 第5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4.2.1 离子交换 | 第54-55页 |
4.2.2 聚碳酸酯表面改性 | 第55页 |
4.2.3 粘结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5页 |
4.3.1 无机玻璃离子交换强化 | 第56-60页 |
4.3.2 聚碳酸酯(PC)碱洗 | 第60-62页 |
4.3.3 不同无机玻璃、PC与PU之间粘结强度分析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防护玻璃复配工艺优化及其性能研究 | 第66-78页 |
5.1 前言 | 第6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5页 |
5.3.1 复合防护玻璃光学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5.3.2 复合防护玻璃抗弯强度分析 | 第69-71页 |
5.3.3 复合防护玻璃耐候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5.3.4 复合防护玻璃抗冲击强度分析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