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第12-15页 |
1.2 基本研究路线 | 第15-18页 |
2. 正文 | 第18-118页 |
2.1 女贞子抗氧化部位筛选 | 第18-24页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8-19页 |
2.1.2 女贞子化学成分的提取 | 第19页 |
2.1.3 女贞子化学成分的萃取分离 | 第19-20页 |
2.1.4 女贞子各萃取部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20-24页 |
2.2 女贞子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抗氧化活性筛选 | 第24-32页 |
2.2.1 仪器与材料 | 第24页 |
2.2.2 乙酸乙酯萃取部初步分离及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24-31页 |
2.2.3 正丁醇萃取部初步分离及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31-32页 |
2.3 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 第32-58页 |
2.3.1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2.3.2 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流程 | 第32-33页 |
2.3.3 乙酸乙酯部位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3-58页 |
2.4 乙酸乙酯部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58-69页 |
2.4.1 标准溶液及测试化合物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8-60页 |
2.4.2 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60-64页 |
2.4.3 基于HPLC法考察提取物中三萜抗氧化活性 | 第64-68页 |
2.4.4 结果与讨论 | 第68-69页 |
2.5 HPLC法测定女贞子样品中主要三萜的含量 | 第69-82页 |
2.5.1 仪器与试药 | 第69页 |
2.5.2 色谱条件 | 第69-71页 |
2.5.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71页 |
2.5.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71-73页 |
2.5.5 线性范围的考察 | 第73-75页 |
2.5.6 精密度实验 | 第75-76页 |
2.5.7 重复性实验 | 第76-77页 |
2.5.8 稳定性实验 | 第77页 |
2.5.9 回收率实验 | 第77-78页 |
2.5.10 样品测定 | 第78-82页 |
2.6 不同因素对女贞子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82-93页 |
2.6.1 不同等级女贞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82-87页 |
2.6.2 生长周期对女贞子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 第87-93页 |
2.7 女贞树叶、花、枝条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93-96页 |
2.7.1 样品的采收与干燥 | 第93页 |
2.7.2 样品的提取 | 第93-94页 |
2.7.3 样品的紫外图谱 | 第94-95页 |
2.7.4 样品H,I,J,K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测试 | 第95-96页 |
2.7.5 小结 | 第96页 |
2.8 基于多成分对不同来源女贞样品的紫外光谱主成分分析研究 | 第96-111页 |
2.8.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98页 |
2.8.2 样品来源及测试样品的制备 | 第98-100页 |
2.8.3 紫外光谱稳定性的考察 | 第100-101页 |
2.8.4 紫外光谱数据分析波段的选择 | 第101页 |
2.8.5 样品测试及数据采集 | 第101-106页 |
2.8.6 女贞样品紫外光谱主成分分析(UV-PCA) | 第106-110页 |
2.8.7 女贞样品高效液相色谱主成分分析(HPLC-PCA) | 第110-111页 |
2.8.8 结果与讨论 | 第111页 |
2.9 结论 | 第111-116页 |
2.9.1 女贞子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的筛选 | 第111-112页 |
2.9.2 女贞子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抗氧化活性筛选 | 第112页 |
2.9.3 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 第112-113页 |
2.9.4 乙酸乙酯部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113页 |
2.9.5 HPLC法测定女贞子样品中主要三萜的含量 | 第113-115页 |
2.9.6 不同因素对女贞子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115页 |
2.9.7 女贞树叶、花、枝条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115页 |
2.9.8 基于多成分对不同来源女贞样品的紫外光谱主成分分析研究 | 第115-116页 |
2.10 创新性与讨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48-151页 |
附图 | 第151-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