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公路论文--汽车论文

石家庄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及其对PM2.5的贡献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3页
        1.2.1 国内研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第11-13页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意义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石家庄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研究第14-32页
    2.1 机动车尾气现状监测计划第14-16页
        2.1.1 监测点位第14-16页
        2.1.2 监测因子第16页
        2.1.3 监测频次与监测方法第16页
    2.2 机动车尾气现状监测结果第16-18页
    2.3 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现状分析第18-26页
        2.3.1 石家庄市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现状第18-20页
        2.3.2 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变化及其分布特征第20-24页
        2.3.3 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第24-26页
    2.4 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特征分析第26-30页
        2.4.1 典型交通道路污染物水平扩散特征及分析第26-27页
        2.4.2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时间分布特征及分析第27-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石家庄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 来源解析分析第32-66页
    3.1 PM2.5 解析的模型原理与解析方法第32-33页
    3.2 颗粒物排放源的分类第33-36页
    3.3 样品的采集第36-39页
        3.3.1 样品的采集原则第36-37页
        3.3.2 样品的采集方法第37-38页
        3.3.3 机动车尾气尘的采集第38-39页
    3.4 样品的处理第39-41页
        3.4.1 粉末样品的处理第39-40页
        3.4.2 滤膜源样品的处理第40-41页
    3.5 样品的分析第41-56页
        3.5.1 样品的无机元素分析第41-46页
        3.5.2 样品的离子分析第46-50页
        3.5.3 样品的碳分析第50-51页
        3.5.4 样品的多环芳烃分析第51-56页
    3.6 石家庄市PM2.5 中的机动车尾气来源识别第56-58页
        3.6.1 受体样品的测试结果第56页
        3.6.2 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分析第56-57页
        3.6.3 识别石家庄市多环芳烃主要来源的方法第57-58页
        3.6.4 受体模型识别石家庄市多环芳烃主要来源第58页
    3.7 机动车尾气在PM2.5 来源中的贡献分担率第58-64页
        3.7.1 参与拟合计算的源类及成分谱组分第58-59页
        3.7.2 模型拟和结果第59-64页
    3.8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石家庄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第66-74页
    4.1 石家庄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成因分析第66-67页
        4.1.1 汽车生产制造工程缺乏科技能力第66页
        4.1.2 机动车油品质量合格率偏低第66页
        4.1.3 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水平偏低第66-67页
        4.1.4 缺乏安装尾气净化设备强制措施第67页
        4.1.5 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第67页
        4.1.6 燃油汽车仍为主力军第67页
    4.2 石家庄市机动车尾气治理存在问题第67-69页
        4.2.1 机动车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第67-68页
        4.2.2 机动车尾气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第68页
        4.2.3 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检测方法有待提高第68-69页
        4.2.4 机动车管理信息无法共享第69页
    4.3 石家庄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第69-71页
        4.3.1 全面提高机动车污染监测能力第69页
        4.3.2 实行机动车限制政策第69页
        4.3.3 加大超标车辆查处力度第69-70页
        4.3.4 严格新增车辆管理第70页
        4.3.5 增强尾气污染防治技术水平第70页
        4.3.6 加强公务车辆管理,严查编制外车辆第70页
        4.3.7 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第70-71页
        4.3.8 加快城区改造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第71页
        4.3.9 引导机动车的合理使用第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80-82页
致谢第82-84页
个人简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CP-OES法检测石家庄开心农场土壤及蔬菜中多种重金属的研究
下一篇:三明治复合板材平压性能实验研究与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