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5-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38页 |
1. 材料 | 第21-23页 |
2.P ERV- WZSP- env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 第23-30页 |
·PERV-WZSP-env序列分析 | 第23-24页 |
·PERV-WZSP-env基因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4-25页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第25页 |
·PBMC 总RNA的提取 | 第25页 |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 第25-26页 |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 第26-29页 |
·pHCMV-env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29-30页 |
3. 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30-31页 |
·MSCVneo-GFP的构建策略 | 第30页 |
·GFP基因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0-31页 |
·PCR扩增GFP片段 | 第31页 |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 | 第31页 |
·反转录病毒载体MSCVneo双酶切及GFP连接 | 第31页 |
·反转录病毒载体的鉴定 | 第31页 |
4. 整合PERV囊膜的假型鼠白血病病毒的包装 | 第31-35页 |
·HEK293T细胞培养 | 第31-32页 |
·菌液扩大培养 | 第32页 |
·质粒DNA的中量提取及纯化 | 第32-34页 |
·假型反转录病毒的包装 | 第34-35页 |
·转染细胞基因组中env基因整合及转录情况的检测 | 第35页 |
·病毒浓缩 | 第35页 |
·假型病毒感染性的检测 | 第35页 |
·流式细胞仪测定假型反转录病毒的滴度 | 第35页 |
5.P ERV细胞感染谱分析 | 第35-38页 |
·细胞培养 | 第35-36页 |
·细胞感染实验 | 第36-37页 |
·细胞感染谱分析 | 第37-38页 |
结果 | 第38-53页 |
1. 五指山猪PERV-env核酸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五指山猪PERV-env核酸序列比对结果 | 第38-39页 |
·五指山猪PERV-Env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2.P ERV-env基因扩增、克隆及鉴定结果 | 第40-44页 |
·PERV-env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第40页 |
·pGEM-T-env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与初步分析 | 第40-43页 |
·pHCMV-env表达质粒的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3.p MSCVneo-GFP的构建与鉴定结果 | 第44-45页 |
·GFP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44页 |
·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pMSCVneo-GFP的构建及鉴定 | 第44-45页 |
4. 假型反转录病毒包装结果 | 第45-49页 |
·包装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结果 | 第45-47页 |
·转染细胞中env基因的整合及转录情况的检测结果 | 第47-48页 |
·假型病毒粒子的浓缩及鉴定 | 第48页 |
·假型病毒粒子感染性的检测 | 第48-49页 |
·假型反转录病毒滴度测定结果 | 第49页 |
5. 细胞感染谱的获得及分析 | 第49-53页 |
·假型反转录病毒感染多种细胞结果 | 第49-51页 |
·PERV-WZSP感染谱分析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63页 |
1. 关于PERV的体外宿主范围细胞嗜性 | 第53-56页 |
2. 关于PERV-WZSP-A囊膜化的假型鼠干细胞病毒包装 | 第56-59页 |
3. 关于PERV-WZSP-A细胞感染谱 | 第59-61页 |
4.P ERV-Env关键区域的比对结果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文献综述 | 第7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附录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