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管理学论文--咨询学论文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引言第10-18页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选题的背景第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第12-17页
        1.国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第12-14页
        2.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第14-17页
    (三)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第17-18页
        1.论文框架第17页
        2.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四)论文创新点第18页
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具体内涵第18-22页
三、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第22-28页
    (一)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紧迫性第22-25页
    (二)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性第25-28页
        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途径第25-27页
        2.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第27-28页
        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第28页
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第28-38页
    (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自身存在的缺陷第29-32页
        1.智库缺乏独立的人事管理权导致智库发展落后第29页
        2.智库的经费不足及不合理利用制约科研人员积极性第29-30页
        3.智库在科研上缺乏独立性,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第30-31页
        4.研究选题定位不合理,缺乏思想产品第31页
        5.智库的专业化有待提高第31-32页
    (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管理机制不完善第32-35页
        1.缺乏参与决策机制,导致智库影响力不足第32-34页
        2.智库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人才缺乏流动性第34-35页
    (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制度环境制约第35-37页
        1.智库发展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智库发展不均衡第35页
        2.缺少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良性发展的法律保障第35-37页
    (四)国际化水平不高,半开放式的发展模式制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第37-38页
        1.研究领域太过局限,研究问题缺乏前瞻性第37页
        2.智库国际化的关键人才缺乏,人才引进机制落后于发达国家第37-38页
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路径第38-50页
    (一)营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第38-40页
        1.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形成特色鲜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第38-39页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第39页
        3.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创新,不断推动科学进步与理论发展第39页
        4.坚持“四个全面”战略,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目标导向第39-40页
    (二)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自身建设第40-43页
        1. 智库建立独立的人事管理权第40页
        2.创新智库筹融资机制,丰富筹资渠道,保障研究课题独立性第40-41页
        3.合理定位研究选题,形成定位明晰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第41-42页
        4.培植高素质的职业化队伍,提升专业化研究能力第42-43页
    (三)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管理机制第43-44页
        1.完善智库参与决策机制,提高智库影响力第43-44页
        2.设立“旋转门”机制,促进政府与智库间的人才流动性第44页
    (四)健全智库生存与发展的制度安排第44-47页
        1.完善智库发展制度,实现智库均衡发展第44-45页
        2.健全与完善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良性发展的法律制度第45-47页
    (五)扩展智库研究的全球性视野,重塑世界话语权第47-50页
        1.在智库国际化进程中要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第47-48页
        2.培育与组建国际化的人才队伍,营造智库精英成长的环境第48页
        3.与时俱进,积极对接各领域智库合作联盟第48-50页
六、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网络民粹主义的风险与防范
下一篇:当前欧洲难民危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