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1 土壤水分对果树生长形态的影响 | 第14-16页 |
·根系 | 第14-15页 |
·新梢 | 第15页 |
·叶片 | 第15-16页 |
2 土壤水分对果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16-20页 |
·叶片气孔行为 | 第16-17页 |
·蒸腾作用 | 第17页 |
·光合作用 | 第17-20页 |
3 土壤水分对果树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 | 第20-23页 |
·水分代谢 | 第20页 |
·渗透调节 | 第20-21页 |
·细胞膜透性与活性氧代谢 | 第21-23页 |
4 土壤水分对果实生理的影响 | 第23-25页 |
·果实大小 | 第23-24页 |
·果实硬度 | 第24页 |
·可溶性固形物 | 第24页 |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 | 第24-25页 |
5 土壤水分与节水灌溉 | 第25-30页 |
·节水灌溉理论 | 第25-26页 |
·节水灌溉的生理机制 | 第26-27页 |
·节水灌溉程度的研究 | 第27页 |
·节水灌溉有效时期的研究 | 第27-28页 |
·土壤水分的监测与土壤干旱胁迫指数的确定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干旱胁迫下梨树茎叶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 | 第30-42页 |
第一节 干旱胁迫对梨树茎叶生长的影响 | 第30-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2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设计 | 第31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梨树新梢生长的变化 | 第32页 |
·叶片面积的变化 | 第32页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干旱胁迫对梨树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5-4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试验设计 | 第36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 | 第36-37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 | 第37页 |
·叶片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 | 第37-38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38页 |
·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各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旱后复水对梨树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2-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试验设计 | 第43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 | 第43-44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 | 第44页 |
·叶片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 | 第44-4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45页 |
·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 | 第45-46页 |
·各生理指标间的关系 | 第46页 |
3 讨论 | 第46-50页 |
第四章 灌溉方式对梨园土壤水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 第50-6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试验设计 | 第51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52-55页 |
·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 | 第55页 |
·梨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变化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62页 |
全文结论 | 第62-64页 |
创新点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