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动力、农村能源论文--生物能(生物质能)的应用论文

利用汽爆预处理及表面活性剂提高芒草生物质降解效率分子机理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1 前言第14-42页
    1.1 生物质能和能源植物第14页
        1.1.1 生物质能概述第14页
        1.1.2 能源植物第14页
    1.2 芒草概述第14-17页
        1.2.1 芒草的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1.2.2 芒草能源植物的特点第15-16页
        1.2.3 芒草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植物细胞壁第17-25页
        1.3.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第17页
        1.3.2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第17-21页
        1.3.3 木质纤维乙醇生产的现状第21-25页
    1.4 孔隙度第25-27页
    1.5 生物质预处理第27-34页
        1.5.1 生物质预处理的形式第29-32页
        1.5.2 生物质预处理的特性第32-34页
    1.6 生物质酶解第34-35页
    1.7 生物质乙醇发酵第35-36页
        1.7.1 分步糖化发酵法(SHF)第35页
        1.7.2 同步糖化发酵法(SSF)第35页
        1.7.3 半同步糖化发酵(PSSF)第35-36页
    1.8 表面活性剂第36-41页
        1.8.1 Tween-80第37-38页
        1.8.2 PEG-4000第38-39页
        1.8.3 Silwet L-77第39-41页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1-4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2-54页
    2.1 实验材料第42页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2.3 实验方法第43-54页
        2.3.1 细胞壁多糖成分提取和测定第43-44页
        2.3.2 比色法测定五碳糖、六碳糖第44-45页
        2.3.3 木质素含量测定第45页
        2.3.4 纤维素结晶度测定第45-46页
        2.3.5 纤维素聚合度测定第46-48页
        2.3.6 孔隙度测定(Simons' Stains方法)第48页
        2.3.7 半纤维素单糖测定第48-49页
        2.3.8 木质素单体测定第49-50页
        2.3.9 生物质稀碱预处理及酶解第50页
        2.3.10 生物质稀酸预处理及酶解第50-51页
        2.3.11 生物质汽爆预处理及酶解第51页
        2.3.12 表面活性剂添加及酶解第51页
        2.3.13 扫描电镜观察第51页
        2.3.14 酶解上清液中蛋白含量的测定第51-52页
        2.3.15 分步糖化发酵第52页
        2.3.16 乙醇含量测定第52-53页
        2.3.17 糖醇转化率的计算第53页
        2.3.18 数据统计分析第53-5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4-96页
    3.1 芒草原材料细胞壁成分的多样性第54-56页
    3.2 汽爆预处理对芒草秸秆细胞壁组分的影响第56-58页
    3.3 汽爆预处理对芒草秸秆细胞壁结构因子的影响第58-63页
        3.3.1 纤维素的结晶度和聚合度的变化第58-60页
        3.3.2 半纤维素单糖的变化第60-63页
        3.3.3 木质素单体的变化第63页
    3.4 汽爆对生物质孔隙度的影响第63-64页
    3.5 不同预处理对芒草纤维素酶解效率的影响第64-66页
    3.6 影响纤维素酶解效率的因子第66-70页
        3.6.1 汽爆材料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第66页
        3.6.2 汽爆材料细胞壁结构的影响第66-68页
        3.6.3 汽爆材料孔隙度的影响第68-70页
    3.7 汽爆预处理与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分子机理第70-73页
    3.8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汽爆材料酶解效率的影响第73-76页
    3.9 高效降解产糖的优质芒草材料第76页
    3.10 酸碱浓度对汽爆处理酶解效率的影响第76-78页
    3.11 高低汽爆材料的选择第78-79页
    3.12 高低汽爆材料的酶解效率第79-84页
        3.12.1 酸碱预处理下的酶解效率第79-80页
        3.12.2 三种表面活性剂添加下的酶解效率第80-81页
        3.12.3 酸加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酶解效率第81-82页
        3.12.4 碱加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酶解效率第82-84页
    3.13 汽爆材料酶解上清液中的纤维素酶浓度变化第84-87页
        3.13.1 纤维素酶浓度的测定第84-86页
        3.13.2 纤维素酶蛋白浓度与酶解效率的相关性第86-87页
    3.14 扫描电镜观察酶解材料表面结构第87-88页
    3.15 高低汽爆材料的糖醇转化第88-96页
        3.15.1 酸碱预处理的影响第88-89页
        3.15.2 三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89-91页
        3.15.3 酸预处理加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91-92页
        3.15.4 碱预处理加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92-96页
4 讨论第96-99页
    4.1 优质芒草能源植物第96页
    4.2 木质纤维素孔隙度第96-97页
    4.3 汽爆预处理的分子机制第97-98页
    4.4 表面活性剂在乙醇生产上的应用前景第98-99页
5 论文数据说明第99-100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00-102页
    总结第100页
    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7页
附录第117-124页
    附录1:常用试剂配方第117-123页
    附录2:标准曲线第123-124页
    附录3:个人简历第124页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栽培模式、温光条件和土壤肥力对双季稻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长江中游主要水稻历史品种演替进程中产量表现及其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