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基坑支护工程特点 | 第11-12页 |
1.2 基坑支护的结构类型 | 第12-14页 |
1.3 灌注桩支护结构体系概述 | 第14-15页 |
1.4 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钻孔灌注桩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FLAC3D软件和灌注桩支护结构体系的计算方法简介 | 第17-23页 |
2.1 FLAC3D简介 | 第17-20页 |
2.1.1 拉格朗日单元法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2.1.2 FLAC3D主要特点 | 第19页 |
2.1.3 FLAC3D本构模型 | 第19页 |
2.1.4 FLAC3D应用范围 | 第19-20页 |
2.2 灌注桩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2.2.1 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 | 第20-21页 |
2.2.2 单桩承载力计算 | 第21页 |
2.2.3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第21-22页 |
2.2.4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 第22页 |
2.2.5 桩身混凝土强度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新江湾城02-1地块灌注桩数值模拟研究 | 第23-39页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3-31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23-27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7页 |
3.1.3 建模思路 | 第27-28页 |
3.1.4 参数的选取 | 第28-29页 |
3.1.5 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2 基坑模拟结果分析 | 第31-37页 |
3.2.1 应力分析 | 第31-34页 |
3.2.2 位移分析 | 第34-36页 |
3.2.3 轴力分析 | 第36-37页 |
3.2.4 最大不平衡力分析 | 第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基坑稳定性监测方案与结果分析 | 第39-57页 |
4.1 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方案 | 第39-43页 |
4.1.1 监测的目的 | 第39页 |
4.1.2 监测内容 | 第39-41页 |
4.1.3 监测的仪器 | 第41页 |
4.1.4 监测的频率 | 第41-42页 |
4.1.5 施工监测报警值 | 第42-43页 |
4.2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 | 第43-57页 |
4.2.1 围护墙顶及立柱垂直位移(沉降) | 第43-52页 |
4.2.2 围护测斜 | 第52-5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