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1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1-30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27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7-30页 |
第3章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相关理论 | 第30-55页 |
3.1 区位选择基础理论 | 第30-35页 |
3.2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的开发商引力与地方政府引力模型 | 第35-44页 |
3.3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引力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55页 |
第4章 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 第55-87页 |
4.1 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55-64页 |
4.2 35个大中型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 第64-69页 |
4.3 31个省市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 第69-87页 |
第5章 中国商业地产区位选择模型分析 | 第87-100页 |
5.1 商业地产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 第87-90页 |
5.2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模型分析 | 第90-100页 |
第6章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模型中开发商引力和地方政府引力的作用 | 第100-118页 |
6.1 开发商引力与地方政府引力在商业地产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表现 | 第100-107页 |
6.2 双引力视角下商业地产区位选择的空间格局 | 第107-118页 |
第7章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双引力模型拓展 | 第118-135页 |
7.1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118-120页 |
7.2 双引力视角下商业地产区位选择的效应及局限性 | 第120-123页 |
7.3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从微观和区域视角转向宏观视角 | 第123-125页 |
7.4 商业地产区位选择的宏观调控政策 | 第125-135页 |
第8章 与香港及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和借鉴 | 第135-144页 |
8.1 香港地产开发的政府规划引导与管制 | 第135-136页 |
8.2 新加坡地产开发的城市规划调控 | 第136-138页 |
8.3 英国地产开发的规划引导与控制 | 第138-140页 |
8.4 美国地产开发的区划法管理及综合调节 | 第140-141页 |
8.5 比较与借鉴 | 第141-144页 |
第9章 促进我国商业地产区位选择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144-154页 |
9.1 改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主导的环境 | 第144-145页 |
9.2 保持商业地产供求总量平衡 | 第145-147页 |
9.3 引导商业地产区位选择合理布局 | 第147-149页 |
9.4 促进商业地产区位结构优化 | 第149-150页 |
9.5 改善城市交通条件促进商业地产企业竞争 | 第150页 |
9.6 调整商业地产价格引导商业地产健康发展 | 第150-152页 |
9.7 加快商业地产专业人才培养 | 第152页 |
9.8 加大公众监督力度 | 第152-154页 |
附录 | 第154-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0页 |
致谢 | 第180-1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