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水工建筑物论文--外堤论文

双层水平板防波堤水动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9-12页
TABLE OF CONTENTS第12-15页
图目录第15-18页
表目录第18-19页
主要符号表第19-20页
1 绪论第20-31页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0-21页
    1.2 水平板型防波堤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概述第21-28页
        1.2.1 单层水平板的研究第21-24页
        1.2.2 双层及多层水平板的研究现状第24-28页
    1.3 尚待解决的问题及本文研究工作第28-31页
        1.3.1 尚待解决的问题第28-29页
        1.3.2 本文研究工作第29-31页
2 波浪与双层水平板防波堤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第31-88页
    2.1 试验组次的确定第31-32页
    2.2 试验条件和方法第32-35页
        2.2.1 试验设备和量测仪器第32-33页
        2.2.2 水平板模型及其布置第33-34页
        2.2.3 试验方法第34-35页
    2.3 透射波浪基本特性及透射系数第35-46页
        2.3.1 透射系数定义第35页
        2.3.2 透过波面时域基本特征第35-37页
        2.3.3 透过波面频域基本特征第37-40页
        2.3.4 透射系数与主要影响因素之关系及分析第40-46页
    2.4 双层水平板波压力分布试验结果第46-78页
        2.4.1 双层板波压力时域基本特征第46-55页
        2.4.2 波压力频域基本特征第55-63页
        2.4.3 双层板波压力包络分布特征第63-66页
        2.4.4 同步波压力分布特征第66-78页
    2.5 双层水平板波浪总力试验结果分析第78-86页
        2.5.1 竖向波浪力时域基本特征第78-81页
        2.5.2 竖向波浪力的频域基本特征第81-84页
        2.5.3 双层板竖向波浪总力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关系分析第84-86页
    2.6 本章小结第86-88页
3 波浪与双层水平板防波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第88-112页
    3.1 控制方程第88-89页
    3.2 计算网格的划分第89-90页
    3.3 控制方程的数值离散第90-95页
        3.3.1 时均运动方程的离散第90-91页
        3.3.2 紊流模型的离散第91-93页
        3.3.3 连续方程的离散第93页
        3.3.4 速度压力修正方程第93-95页
    3.4 边界条件第95-99页
        3.4.1 自由表面边界条件第95页
        3.4.2 入射边界条件第95-97页
        3.4.3 开边界条件第97-98页
        3.4.4 物面和底部边界条件第98页
        3.4.5 壁函数技术第98-99页
    3.5 数值稳定条件第99-100页
    3.6 计算流程第100-101页
    3.7 数值水槽模拟结果第101-103页
    3.8 数值模型的验证第103-109页
        3.8.1 波面验证第103-105页
        3.8.2 波压力验证第105-109页
    3.9 透、反射及能耗系数验证第109-111页
    3.10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4 波浪与双层水平板防波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12-138页
    4.1 模拟组次及对应的波参数第112-117页
    4.2 不同因素对透、反射及能耗系数的影响第117-126页
        4.2.1 透、反射及能耗系数随相对板宽B/L的变化第117-121页
        4.2.2 透、反射及能耗系数随相对波高H/D的变化第121-122页
        4.2.3 透、反射及能耗系数随波陡H/L的变化第122-124页
        4.2.4 透、反射系数随相对板间距S/D的变化第124-126页
    4.3 不同因素对波浪总力的影响第126-132页
        4.3.1 竖向波浪总力随相对板宽B/L的变化第126-128页
        4.3.2 竖向波浪总力随相对波高H/D的变化第128-129页
        4.3.3 竖向波浪总力随波陡H/L的变化第129-130页
        4.3.4 竖向波浪总力随相对板间距S/D的变化第130-132页
    4.4 透射系数及竖向波浪总力的计算公式第132-135页
    4.5 本章小结第135-138页
5 防波堤附近的流场结构与消浪机理分析第138-168页
    5.1 防波堤设置前后流场分布的变化第138-154页
    5.2 防波堤附近的涡量场和水平板表面压力分布第154-161页
    5.3 双层板防波堤周围波能流的传递过程和消浪机理探讨第161-166页
    5.4 本章小结第166-1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68-172页
    6.1 结论第168-170页
    6.2 创新点第170-171页
    6.3 展望第171-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81-182页
致谢第182-183页
作者简介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纳米结构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竖轴潮流能转换装置数值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