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径测量法的形位误差数学模型与可视化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形位误差评定的现状与进展 | 第12-19页 |
1.2.1 国外关于形位误差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关于形位误差的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1.2.3 国内外研制出的形位误差测量仪器对比 | 第18-19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形位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20-39页 |
2.1 直线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2.1.1 最小二乘评定法 | 第20-21页 |
2.1.2 最小区域评定法 | 第21-22页 |
2.2 平面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2.2.1 最小二乘评定法 | 第22-23页 |
2.2.2 最小区域评定法 | 第23-24页 |
2.3 圆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24-28页 |
2.3.1 最小二乘圆评定法 | 第24-26页 |
2.3.2 最小区域圆评定法 | 第26页 |
2.3.3 最小外接圆评定法 | 第26-27页 |
2.3.4 最大内切圆评定法 | 第27-28页 |
2.4 圆柱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28-33页 |
2.4.1 最小二乘圆柱评定法 | 第28-30页 |
2.4.2 最小区域圆柱评定法 | 第30页 |
2.4.3 最小外接圆柱评定法 | 第30-32页 |
2.4.4 最大内接圆柱评定法 | 第32-33页 |
2.5 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2.5.1 最小二乘评定法 | 第33-35页 |
2.5.2 最小区域评定法 | 第35页 |
2.6 同轴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 | 第35-39页 |
2.6.1 单一基准同轴度误差 | 第35-38页 |
2.6.2 公共基准同轴度误差 | 第38-39页 |
第3章 目标函数性质分析 | 第39-57页 |
3.1 直线度误差目标函数性质 | 第39-41页 |
3.2 平面度误差目标函数性质 | 第41-43页 |
3.3 圆度误差目标函数性质 | 第43-47页 |
3.3.1 最小区域圆评定法 | 第43-45页 |
3.3.2 最小外接圆评定法 | 第45-46页 |
3.3.3 最大内切圆评定法 | 第46-47页 |
3.4 圆柱度误差目标函数性质 | 第47-53页 |
3.4.1 最小区域圆柱评定法 | 第47-49页 |
3.4.2 最小外接圆柱评定法 | 第49-51页 |
3.4.3 最大内接圆柱评定法 | 第51-53页 |
3.5 空间直线度误差目标函数性质 | 第53-56页 |
3.6 同轴度误差目标函数性质 | 第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形位误差可视化研究 | 第57-70页 |
4.1 直线度误差 | 第57-59页 |
4.1.1 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 | 第57-59页 |
4.1.2 空间直线度误差 | 第59页 |
4.2 平面度误差 | 第59-61页 |
4.3 圆度误差 | 第61-64页 |
4.4 圆柱度误差 | 第64-67页 |
4.5 同轴度误差 | 第67-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形位误差评定系统开发 | 第70-78页 |
5.1 虚拟仪器简介 | 第70-71页 |
5.2 形位误差评定系统 | 第71-77页 |
5.2.1 直线度误差评定系统 | 第72-74页 |
5.2.2 平面度误差评定系统 | 第74页 |
5.2.3 圆度误差评定系统 | 第74-75页 |
5.2.4 圆柱度误差评定系统 | 第75-76页 |
5.2.5 空间直线度误差评定系统 | 第76页 |
5.2.6 同轴度误差评定系统 | 第76-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