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1.1 钙钛矿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基本结构 | 第12-13页 |
1.2 氧化物异质界面二维电子气产生的物理机制 | 第13-15页 |
1.2.1 极性不连续 | 第14页 |
1.2.2 氧空位 | 第14页 |
1.2.3 阳离子交换 | 第14页 |
1.2.4 调制掺杂 | 第14-15页 |
1.3 异质结构界面的磁性质 | 第15-20页 |
1.3.1 电荷转移调制的磁性 | 第16页 |
1.3.2 应力与结构耦合调制的磁性 | 第16-18页 |
1.3.3 界面轨道重构调制的磁性 | 第18页 |
1.3.4 界面 B-O-B′键个数调制的磁性 | 第18-19页 |
1.3.5 外界因素调制的磁性,例如:氧空位、局域的非化学计量比和阳离子交换 | 第19-20页 |
1.4 LaAlO_3/SrTiO_3异质界面的磁电性质 | 第20-27页 |
1.4.1 SrTiO_3的基本物性 | 第20-22页 |
1.4.2 LaAlO_3/SrTiO_3异质界面的二维电子气 | 第22-24页 |
1.4.3 LaAlO_3/SrTiO_3异质界面的磁性质 | 第24-27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5.1 选题思路 | 第27-2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第二章 SrTiO_3极性(110)和(111)表面电子结构重构和巡游铁磁性 | 第35-57页 |
2.1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9-53页 |
2.2.1 SrTiO_3(110)和(111)化学计量比表面的磁电性质 | 第39-47页 |
2.2.2 SrTiO_3(110)和(111)巡游铁磁表面的热力学稳定性 | 第47-5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三章 LaAlO_3/EuTiO_3(001)异质界面的电子结构重构及半金属性 | 第57-92页 |
3.1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1-87页 |
3.2.1 载流子掺杂对 EuTiO_3块材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的影响 | 第63-67页 |
3.2.2 n 型界面上的电荷转移和自旋极化的二维电子气 | 第67-72页 |
3.2.3 p 型界面上的空位转移和 100%自旋极化的二维空穴气 | 第72-77页 |
3.2.4 n 和 p 型界面自旋极化二维电子气和二维空穴气的物理起源 | 第77-80页 |
3.2.5 np 型异质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 | 第80-84页 |
3.2.6 电子关联效应的影响 | 第84-8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第四章 层状材料 SrFeO_2(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重构 | 第92-108页 |
4.1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95-9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8-11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