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中国论文

孟子论辩及其在法律论辩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7-8页
一、 孟子论辩之思想基础第8-13页
    (一) 孟子生平及时代背景第8-9页
    (二) 孟子论辩思想之核心——“仁”学说第9-13页
二、 孟子的论辩语言第13-17页
    (一) 论辩语言的辨识第13-15页
    (二) 孟子论辩语言技巧第15-17页
三、 孟子论辩的论证方法第17-24页
    (一) 譬喻与喻证法第18-21页
    (二) 二难推理的驳斥第21-22页
    (三) 孟子论证方法与亚里士多德论证方法之比较第22-24页
四、 孟子论辩的心理策略第24-29页
    (一) 展现诚意、以理服人第24-25页
    (二) 守经达权、灵活应对第25-26页
    (三) 区分论辩对象,把握“未有可言”与“可以言”之尺度第26-28页
    (四)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第28页
    (五) 将计就计、化弊为利第28-29页
五、 孟子论辩之于法律论辩第29-45页
    (一) 法律论辩的概念、特征、原则第29-32页
    (二) 孟子论辩之于法律论辩的意义第32-33页
    (三) 孟子论辩语言之于法律论辩第33-37页
    (四) 孟子譬喻论证方法之于法律论辩第37-41页
    (五) 孟子论辩策略之于法律论辩第41-44页
    (六) 孟子论辩应用于法律领域之展望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逻辑与逻辑育成--逻辑成长的人为控制
下一篇:我国司法裁判中的推类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