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6 论文架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6-26页 |
2.1 关于动画电影民族风格的界定 | 第16-18页 |
2.2 美日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 | 第18-22页 |
2.2.1 美国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 | 第18-20页 |
2.2.2 日本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 | 第20-22页 |
2.3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 | 第22-26页 |
2.3.1 中国动画电影的萌芽期 | 第22-23页 |
2.3.2 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期 | 第23-24页 |
2.3.3 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一个繁荣期 | 第24页 |
2.3.4 中国动画电影的停顿时期 | 第24-25页 |
2.3.5 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二次繁荣期 | 第25-26页 |
第3章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元素分析 | 第26-38页 |
3.1 中国动画电影造型和美术的关系 | 第26-27页 |
3.2 中国动画电影的几种独特样式 | 第27-31页 |
3.2.1 水墨动画 | 第27-28页 |
3.2.2 剪纸动画 | 第28-30页 |
3.2.3 木偶动画 | 第30-31页 |
3.3 中国动画电影题材选择的民族化倾向 | 第31-35页 |
3.3.1 童话故事题材 | 第32页 |
3.3.2 神话故事题材 | 第32-33页 |
3.3.3 民间故事题材 | 第33-34页 |
3.3.4 寓言故事题材 | 第34-35页 |
3.4 中国动画电影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 第35-38页 |
3.4.1 对传统乐器的运用——笛子和古筝 | 第35-36页 |
3.4.2 对戏曲元素的吸收 | 第36页 |
3.4.3 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借鉴 | 第36-38页 |
第4章 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的成因分析 | 第38-44页 |
4.1 儒家精神的浸润 | 第38-40页 |
4.2 道家文化的滋养 | 第40-42页 |
4.3 民风民俗的熏陶 | 第42-44页 |
第5章 数字时代中国动画叙事的传播策略 | 第44-51页 |
5.1 动画叙事的心理传播策略:童真和幼稚 | 第44-46页 |
5.2 动画叙事的主题传播策略:成长和拯救 | 第46-47页 |
5.3 动画叙事的思维传播策略:美术思维与电影思维 | 第47-49页 |
5.4 动画叙事的技术传播策略:3D 技术和 Flash 技术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