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2.2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2.1.1 城镇化 | 第15-16页 |
2.1.2 征地拆迁 | 第16-18页 |
2.1.3 政府角色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博弈理论 | 第18页 |
2.2.2 政府“守夜人”理论 | 第18-19页 |
2.2.3 政府干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3 城镇化征地拆迁趋势及各方利益博弈 | 第21-24页 |
3.1 城镇化征地拆迁趋势 | 第21页 |
3.2 征地拆迁中各方利益 | 第21-22页 |
3.3 博弈理论下的双输困境 | 第22-24页 |
4 城镇化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角色错位分析 | 第24-29页 |
4.1 政府角色错位导致的问题 | 第24-25页 |
4.1.1 土地所有权政策问题 | 第24页 |
4.1.2 私有财产保护问题 | 第24-25页 |
4.1.3 公共利益界定问题 | 第25页 |
4.2 政府角色错位的现实原因 | 第25-29页 |
4.2.1 地方利益的驱使 | 第25-26页 |
4.2.2 拆迁规划失当 | 第26页 |
4.2.3 市场监管不到位 | 第26-27页 |
4.2.4 违规从事具体拆迁活动 | 第27页 |
4.2.5 不当行使行政裁决权 | 第27-28页 |
4.2.6 滥用行政强拆权 | 第28-29页 |
5 城镇化过程中“和谐拆迁”案例 | 第29-34页 |
5.1 案例概况 | 第29-30页 |
5.2 案例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30-32页 |
5.2.1 征地拆迁决策机制分析 | 第30-31页 |
5.2.2 征地拆迁补偿机制分析 | 第31-32页 |
5.2.3 征地拆迁矛盾化解机制分析 | 第32页 |
5.3 案例启示 | 第32-34页 |
5.3.1 以人为本,准确定位 | 第32-33页 |
5.3.2 科学决策,合理补偿 | 第33页 |
5.3.3 公开公平,阳光拆迁 | 第33-34页 |
6 城镇化征地拆迁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对策建议 | 第34-45页 |
6.1 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34页 |
6.2 规范征地拆迁办法和程序 | 第34-40页 |
6.2.1 建立健全集体土地征收办法 | 第34-37页 |
6.2.2 保障被拆迁人的补偿权力 | 第37-39页 |
6.2.3 透明拆迁程序,实现公众参与 | 第39-40页 |
6.3 完善征地拆迁的保障机制 | 第40-45页 |
6.3.1 拓宽公众参与机制 | 第40-42页 |
6.3.2 限制强制拆迁的滥用 | 第42-43页 |
6.3.3 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救济机制 | 第43-45页 |
7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