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影响的研究--以余额宝为例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1页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2.1 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研究第15-16页
        1.2.2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的研究第16-17页
        1.2.3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关系的研究第17-19页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9页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19-21页
2. 余额宝发展的状况分析第21-33页
    2.1 余额宝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第21-26页
        2.1.1 余额宝产生和发展的网络背景第21-25页
        2.1.2 余额宝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背景第25-26页
    2.2 余额宝的运作模式分析第26-29页
        2.2.1 余额宝的运作流程第26-27页
        2.2.2 余额宝的运作主体第27页
        2.2.3 余额宝的盈利模式第27页
        2.2.4 余额宝的创新点第27-29页
    2.3 余额宝的优势第29-33页
        2.3.1 余额宝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第29页
        2.3.2 余额宝具有强大的网络支付功能第29-30页
        2.3.3 余额宝实现了低门槛理财第30页
        2.3.4 余额宝的收益高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第30页
        2.3.5 余额宝在操作使用上更加迎合客户需求第30-33页
3. 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现状分析第33-41页
    3.1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基本情况第33-36页
        3.1.1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基本数据第33-34页
        3.1.2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特点第34-36页
    3.2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第36-38页
        3.2.1 居民财富拥有程度第36页
        3.2.2 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第36-37页
        3.2.3 风险性因素第37-38页
        3.2.4 流动性因素第38页
    3.3 我国商业银行的优势第38-41页
        3.3.1 商业银行拥有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第38页
        3.3.2 商业银行拥有国家信用优势第38-39页
        3.3.3 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产实力第39页
        3.3.4 商业银行拥有稳定的客户关系第39页
        3.3.5 商业银行拥有多样化的分销渠道第39-40页
        3.3.6 商业银行拥有多元化的营销手段第40页
        3.3.7 商业银行拥有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第40-41页
4. 互联网货币基金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分析第41-52页
    4.1 余额宝出现后储蓄存款变动趋势第41-44页
    4.2 余额宝规模变动和储蓄存款变动趋势对比分析第44-46页
    4.3 我国货币基金发展与储蓄存款发展趋势对比分析第46-48页
    4.4 根据邮储银行电子银行发展情况预测余额宝的发展前景第48-52页
5. 经验借鉴:美国贝宝和货币基金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52-59页
    5.1 “贝宝”(Paypal)发展历程分析第52-53页
    5.2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历程分析第53-55页
    5.3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和借鉴第55-59页
6. 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第59-64页
    6.1 改变服务理念,重视“长尾效应”第59页
    6.2 推出自有类“余额宝”产品,维护现有客户资源第59-60页
    6.3 优化移动支付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务第60-61页
    6.4 搭建自有电商平台,增加客户黏性第61页
    6.5 开办“直销银行”,加快渠道拓展第61-63页
    6.6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6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非经营性项目投资中的债务风险研究
下一篇:我国互联网金融竞争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