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眼科学论文--眼外科手术学论文

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中角膜厚度改变及术后反应控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6-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5页
    参考文献第13-15页
第一部分 紫外线-A/核黄素去上皮角膜交联术中角膜厚度的变化第15-25页
    1.病例资料第15-16页
    2.方法第16-17页
        2.1 术前及术后检查第16页
        2.2 手术方法第16-17页
        2.3 统计学分析第17页
    3.结果第17-18页
        3.1 中央角膜厚度变化第17页
        3.2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第17-18页
    4.讨论第18-20页
    5. 结论第20-21页
    附图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5页
第二部分 普拉洛芬联合氟米龙控制去上皮角膜交联术后反应及安全性的疗效评价第25-34页
    1.病例资料第25页
    2.方法第25-26页
        2.1 术前及术后检查第25页
        2.2 手术方法第25页
        2.3 术后用药及观察指标第25-26页
        2.4 统计学分析第26页
    3.结果第26-27页
        3.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第26-27页
        3.2 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刺激症状评分第27页
        3.3 术后恢复情况第27页
    4.讨论第27-30页
    5.结论第30-31页
    附图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第三部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给药途径下角膜基质中核黄素含量的实验研究第34-50页
    1.材料第34-36页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第34-35页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35-36页
    2.方法第36-37页
        2.1 手术方法第36页
        2.2 取材第36页
        2.3 HPLC 测量核黄素含量第36-37页
        2.4 统计学分析第37页
    3.结果第37-38页
        3.1 各组角膜组织变化第37页
        3.2 各组样品中核黄素色谱曲线第37页
        3.3 各组角膜样本中核黄素含量第37-38页
    4.讨论第38-42页
    5.结论第42-43页
    附图第43-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四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的紫外线-A/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角膜厚度与术后反应的差异性研究第50-66页
    1. 材料第51-52页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第51页
        1.2 仪器及试剂第51-52页
    2. 方法第52-54页
        2.1 手术方法第52页
        2.2 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测量第52页
        2.3 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基质混浊情况第52-53页
        2.4 取材第53页
        2.5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第53页
        2.6 统计学分析第53-54页
    3.结果第54-56页
        3.1 中央角膜厚度变化第54页
        3.2 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角膜基质混浊情况第54-55页
        3.3 光镜观察 CCL 术后角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第55-56页
    4.讨论第56-59页
        4.1 术中角膜厚度的改变第56-57页
        4.2 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角膜基质混浊的比较第57-59页
        4.3 离子导入电流对角膜组织的影响第59页
    5.结论第59-60页
    附图第60-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文献综述第66-77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折源性线粒体DAMPs对多发伤后肺部感染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视神经脊髓炎B细胞相关生物标记物的探讨及LPS对AQP4抗体致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