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主题 | 第10-11页 |
1.3 总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2.1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第12页 |
2.2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城镇农村“双轮驱动”的基本支撑 | 第12-13页 |
2.3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 | 第13页 |
2.4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根本保障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14-36页 |
3.1 城关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14-19页 |
3.1.1 城关区是全省全市的首善之区 | 第14页 |
3.1.2 农业农村农民所占比重小 | 第14-15页 |
3.1.3 综合经济发展实力较强 | 第15-19页 |
3.1.4 科技文化资源富集 | 第19页 |
3.2 城关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有成效 | 第19-27页 |
3.2.1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得到了有益探索 | 第19页 |
3.2.2 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 第19-23页 |
3.2.3 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 第23-24页 |
3.2.4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 第24-25页 |
3.2.5 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 第25-26页 |
3.2.6 网格化管理取得进展 | 第26-27页 |
3.3 城关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27-36页 |
3.3.1 “两山夹一河”地形空间制约多 | 第27-29页 |
3.3.2 产业结构亟需政府引导调整 | 第29-33页 |
3.3.3 财政金融支农不力 | 第33-35页 |
3.3.4 机制体制不够完善 | 第35页 |
3.3.5 农民参与意识淡薄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全域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 | 第36-41页 |
4.1 “全域成都”的发展理念 | 第36-37页 |
4.1.1 “全域成都”的涵义 | 第36页 |
4.1.2 “全域成都”的规划方案 | 第36-37页 |
4.2 “全域成都”的具体做法 | 第37-39页 |
4.2.1 坚持“三个集中”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4.2.2 坚持“六个一体化”的核心发展体制机制 | 第38页 |
4.2.3 坚持“四大基础工程”的深入推进举措 | 第38-39页 |
4.3 成都经验对城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 第39-41页 |
4.3.1 成都经验体现了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9页 |
4.3.2 成都经验体现了城市规划和经济结构的决定作用 | 第39-40页 |
4.3.3 成都经验体现了机制体制改革的调和作用 | 第40页 |
4.3.4 成都经验体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作用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 第41-50页 |
5.1 完善城乡发展规划,提高城乡融合度 | 第41-44页 |
5.1.1 打造宜居城区 | 第41-42页 |
5.1.2 建设美丽乡村 | 第42-43页 |
5.1.3 “赏南”“游北”思路 | 第43-44页 |
5.2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全面发展 | 第44-46页 |
5.2.1 产业布局调整 | 第44-45页 |
5.2.2 产业结构调整 | 第45页 |
5.2.3 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定位调整 | 第45-46页 |
5.3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居民共享格局 | 第46-47页 |
5.3.1 加快推进南北两山基础设施建设 | 第46页 |
5.3.2 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 第46-47页 |
5.3.3 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建设 | 第47页 |
5.4 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 | 第47-50页 |
5.4.1 健全财政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机制 | 第48页 |
5.4.2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第48页 |
5.4.3 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 | 第48-49页 |
5.4.4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