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 东阳市自然环境概况 | 第15页 |
| 1.5 农村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17页 |
| 1.5.1 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 第15-16页 |
| 1.5.2 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 第16页 |
| 1.5.3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第16页 |
| 1.5.4 各乡镇基本现状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17-32页 |
| 2.1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 第17-25页 |
| 2.1.1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 第17-22页 |
| 2.1.2 污染物排放现状 | 第22-25页 |
| 2.2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 第25-27页 |
| 2.2.1 东阳市水环境治理 | 第25-26页 |
| 2.2.2 村庄整治工程 | 第26页 |
| 2.2.3 生态保护建设 | 第26-27页 |
| 2.2.4 生态示范创建 | 第27页 |
| 2.2.5 面源污染防治 | 第27页 |
| 2.3 存在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7-32页 |
| 2.3.1 存在问题 | 第28-30页 |
| 2.3.2 成因分析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 第32-39页 |
| 3.1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 第32页 |
| 3.2 治理农村环境 | 第32-34页 |
| 3.2.1 生活污水污染处理 | 第32-33页 |
| 3.2.2 农家乐旅游污染整治 | 第33页 |
| 3.2.3 农村卫生改厕 | 第33-34页 |
| 3.2.4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 第34页 |
| 3.3 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控制 | 第34页 |
| 3.4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 第34-35页 |
| 3.5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第35-36页 |
| 3.5.1 积极引导科学施肥 | 第35-36页 |
| 3.5.2 推行秸杆综合利用 | 第36页 |
| 3.6 农村土壤环境污染防治 | 第36页 |
| 3.7 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 | 第36-38页 |
| 3.7.1 提高村庄绿化水平 | 第36-37页 |
| 3.7.2 水土流失治理 | 第37页 |
| 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 | 第37页 |
| 3.7.4 “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和生态葬法的推广 | 第37页 |
| 3.7.5 实施基本农田保护 | 第37-38页 |
| 3.8 农村环境的监管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对东阳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 第39-44页 |
| 4.1 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 第39页 |
| 4.2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 第39-40页 |
| 4.2.1 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 第39页 |
| 4.2.2 扩大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 第39-40页 |
| 4.3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 第40-41页 |
| 4.3.1 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 第40页 |
| 4.3.2 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 | 第40-41页 |
| 4.4 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第41-42页 |
| 4.4.1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 第41-42页 |
| 4.4.2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 第42页 |
| 4.4.3 推行农膜回收 | 第42页 |
| 4.5 加强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 | 第42页 |
| 4.6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 第42页 |
| 4.7 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力度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