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8页 |
1.2.1 辣椒收获机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采摘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国内辣椒收获机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农业物料机械损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辣椒果实的物理机械特性及收获损伤研究 | 第22-32页 |
2.1 辣椒果实物理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2 辣椒果皮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24-28页 |
2.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24-25页 |
2.2.2 试验程序和方法 | 第25-28页 |
2.3 辣椒机械化收获的损伤特征 | 第28-30页 |
2.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2.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2.4 辣椒机械化收获损伤的危害 | 第30-31页 |
2.4.1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2.4.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采摘高速摄像及采摘损伤机理分析 | 第32-46页 |
3.1 高速摄像试验分析 | 第32-37页 |
3.1.1 高速摄像系统的组成 | 第32-33页 |
3.1.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3.1.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3.2 机械采摘过程中的损伤机理分析 | 第37-41页 |
3.2.1 基于赫兹理论与 von -Mises 准则的损伤机理分析 | 第37-41页 |
3.2.2 机械采摘损伤的临界速度 | 第41页 |
3.3 辣椒果实与采摘弹齿碰撞的有限元分析 | 第41-44页 |
3.3.1 辣椒果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3.3.2 单元类型与材料属性的设定 | 第41-42页 |
3.3.3 接触-碰撞设置 | 第42-43页 |
3.3.4 辣椒果实与弹齿碰撞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辣椒机械采摘损伤的试验研究 | 第46-58页 |
4.1 试验因素选择 | 第46-47页 |
4.1.1 采摘装置影响采摘损伤的因素 | 第46页 |
4.1.2 辣椒果实的生物特性影响采摘损伤的因素 | 第46-47页 |
4.2 采摘试验装置简介 | 第47-49页 |
4.2.1 试验台弹齿参数 | 第48页 |
4.2.2 控制装置 | 第48-49页 |
4.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4.4 单因素试验 | 第50-52页 |
4.4.1 滚筒转速 | 第50-51页 |
4.4.2 弹齿间距 | 第51页 |
4.4.3 喂入速度 | 第51-52页 |
4.5 正交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4.5.1 DPS 数据处理系统简介 | 第53页 |
4.5.2 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 | 第53-55页 |
4.6 采摘弹齿线速度与损伤率的关系 | 第55-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