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1页 |
第一章 非法集资行为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民间融资及非法集资的基本界定 | 第11-12页 |
一、民间融资的基本界定 | 第11-12页 |
二、非法集资的基本界定 | 第12页 |
第二节 非法集资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 第12-15页 |
一、非法集资犯罪的现状 | 第13页 |
二、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 | 第13-15页 |
第三节 非法集资犯罪的成因分析 | 第15-18页 |
一、非法集资犯罪的经济层面原因 | 第15页 |
二、非法集资犯罪的法律层面原因 | 第15-16页 |
三、非法集资犯罪的涉案人员层面原因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的现状 | 第18-24页 |
第一节 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的立法沿革 | 第18-20页 |
一、刑法规制体系的空白时期 | 第18页 |
二、刑法规制体系的初步定性 | 第18-19页 |
三、刑法规制体系的完善细化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刑法规制非法集资行为的立法评价 | 第20-24页 |
一、刑法规制非法集资行为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二、刑法规制非法集资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第三章 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认定问题 | 第24-31页 |
第一节 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24-25页 |
一、一般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 第24-25页 |
二、合法集资与集资诈骗的界限 | 第25页 |
第二节 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 第25-27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 | 第25-26页 |
二、集资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 | 第26-27页 |
第三节 非法集资行为性质的认定 | 第27-31页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行为性质的认定 | 第27-28页 |
二、集资诈骗犯罪行为性质的认定 | 第28-31页 |
第四章 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的完善 | 第31-37页 |
第一节 非法集资行为的防治建议 | 第31-32页 |
一、制定专门规范民间融资的法律,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 第31-32页 |
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合法投资渠道 | 第32页 |
三、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理性投资 | 第32页 |
第二节 适用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限度之建议 | 第32-37页 |
一、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合理限定 | 第33-35页 |
二、对集资诈骗罪的合理限定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